
这句话出自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寓言故事,意思就是说,有一只鸟,三年也不叫,像一只傻鸟。
《韩非子·喻老》记载这件事说:“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有所暗指的话称‘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楚南有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典故: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国,从未受过屈辱。
齐威王在位时喜欢躲藏起来,彻夜陶醉于酒宴,不理政事,将国事委托卿大夫。文武百官也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在旦夕。身边近臣不敢进谏。
淳于髡用隐语劝谏说:“国中有大鸟,落在大王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猜这是什么鸟?”
齐威王说:“这只鸟不会飞就罢了,一飞就直冲云霄;不会叫就罢了,一叫就惊人。”
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县长官来朝奏事,奖赏能办事的官员,杀掉贪污无能的官员,;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三十六年。一鸣惊人也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