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出现了白棉纸,以旧棉布和棉絮为原料,经漂白等工序制成纸浆,纤维短而细,厚薄均匀,色白不亚于宣纸,明代前期和中期的拓本多用此纸。明末清初,此纸的质量有所下降,纤维较粗,色微黄。此时江南一带流行一种纸,色浅黄,薄而细,张幅较小,适合拓帖,有“纸如黄玉”之称。
明代出现了白棉纸,以旧棉布和棉絮为原料,经漂白等工序制成纸浆,纤维短而细,厚薄均匀,色白不亚于宣纸,明代前期和中期的拓本多用此纸。明末清初,此纸的质量有所下降,纤维较粗,色微黄。此时江南一带流行一种纸,色浅黄,薄而细,张幅较小,适合拓帖,有“纸如黄玉”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