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呼兰河传57页至167页意思概括(呼兰河传40页到60页的主要内容)

呼兰河传57页至167页意思概括(呼兰河传40页到60页的主要内容)

更新时间:2025-03-15 18:42:44

呼兰河传57页至167页意思概括

《呼兰河传》57页至167页大致对应第三章至第六章的内容,以下是这些章节的意思概括:

- 第三章写“我”幼时的生活,主要是和祖父祖母在后花园里玩耍的场景,展现了“我”天真、活泼、可爱、顽皮的童年时光。

- 第四章写“我”家,主要是对“我”家院子里住着的几户人家的介绍,他们都是没有自己的家宅,租“我”家的房子暂住的人。他们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对生命抱着麻木不仁、听天由命的态度。

- 第五章写老胡家小团圆媳妇的悲惨命运,她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却被迫嫁给一个残疾又无能的男人。她在婆家受尽欺凌和虐待,最后被逼疯而死。

- 第六章写有二伯,他是“我”家的长工,在“我”家一做就是30年,而且没有工钱,“我”家只提供有二伯食宿。他是一个很古怪的人,他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他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他喜欢和大黄狗谈天。他身处被奴役被蹂躏的地位,十分可怜,但他毫无觉悟,健忘自傲,是个活脱脱的东北阿Q。

《呼兰河传》是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的长篇小说,于1940年完稿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说分为七章,以萧红的故乡生活为原型,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兰,以及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

《呼兰河传》是郭沫若创作的一部小说,以呼兰河为背景,描绘了从癸卯年到乙未年间的历史变迁。其中,57页至167页主要描述了呼兰河上的农民起义、抗日斗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展现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和对民族解放的追求。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