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蓄,终身不得。”这句话啥意思呢?我们知道,孟子提倡“仁政”,他说,现在的诸侯,如果有好行仁政的人,那其他诸侯就会替他把百姓赶来了,就是万民来附的意思。但今天这些希望统一天下的人,好比得了7年的病,想用3年的陈艾来医治,如果事先不备好了,终身都得不到(统一天下)。
也就是说,无论干什么事,比如治国平天下,都得事先做好准备,得有民意基础,得到民众支持才行。所以后来,人们用“三年之艾”来形容凡事要在平时有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跟未雨绸缪的意思有点儿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