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产生介电损耗的原因是什么(介电损耗名词解释)

产生介电损耗的原因是什么(介电损耗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2025-03-19 12:29:18

产生介电损耗的原因是什么

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由于介质电导和介质极化的滞后效应,会在其内部引起能量损耗。

这是介质损耗产生的原因。介质损耗有以下几种形式:

1、漏导损耗,实际使用中的绝缘材料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总有一些带电粒子会发生移动而引起微弱的电流,漏导电流流经介质时使介质发热而损耗了电能。这种因电导而引起的介质损耗称为“漏导损耗”。

2、极化损耗,在介质发生缓慢极化时,带电粒子在电场力的影响下因克服热运动而引起的能量损耗。

3、电离损耗,是由气体引起的,含有气孔的固体介质在外加电场强度超过气孔气体电离所需要的电场强度时,由于气体的电离吸收能量而造成指耗。

4、结构损耗,在高频电场和低温下,有一类与介质内邻结构的紧密度密切相关的介质损耗称为结构损耗。

5、宏观结构不均勾性的介质损耗,工程介质材料大多数是不均匀介质。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1,电导损耗。它是由泄露电流介质而引起的。

2,极化损耗。因介质中偶极分子反复排列相互摩擦力造成的,在夹层介质中,边界上的电荷周期的变化造成的损耗也是极化损耗。

3,游离损耗。气氛中的电晕损耗和液、固体中局部放电引起的损耗。影响介损的主要因素有:(1)频率。温度不变时,在低频范围内,总损耗几乎与频率无关;在高频区,介损值很大。所以在高频条件下应采用介损很小的介质。(2)温度。温度对介损的影响较大,在低温区介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某温度处达到峰值,温度继续升高时介损反而会减小,但若温度继续升高,介损减小至一定值后会出现拐点急剧增大,易导致介质击穿。(3)湿度。电介质吸湿后,漏电阻减小,泄漏电流增加,介损明显增大。(4)场强。如果介质内部有气泡或气隙,当外加电压升高到一定值时,气泡或气隙中会出现游离放电,介损显著升高。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