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从上题材上看,南朝乐府民歌与男女爱情;北朝乐府民歌则充满发批判精神,视野开阔,凡战争惨景、贫富对立、民风土俗、恐龙人物等有所涉及,老女、孤儿、穷汉、战虏、骑射称雄的健儿、背井离乡的游子,种种人物都在诗中出现,歌辞描写的也正是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其二,从风格上看,南北乐府民歌的风格同样显著不同。南歌专写缠绵婉约的情爱,风格委婉细腻;北歌则抒发了一种慷慨悲凉的情绪,风格直率粗犷。
其三,从语言上看,南歌清丽,多用双关、谐音隐语;北歌质朴中带有粗野的气息。
其四,从声调上看,“梁陈尽吴楚之音,周齐皆胡虏之曲”,吴声西曲是侑酒佐饮的女乐,声调软;而鼓角横吹曲则是军中马上的武乐,声调以雄浑悲忼为特色。
其五,从艺术形式上看,南北乐府民歌的形式体制相对说比较接近,北歌也大都是短小的抒情诗,五言四句的最多。北歌有一部分本用外族语言写成,曾经过汉译;一部分则直接用汉语写,南北朝同是五言诗的昌盛时期,民间歌辞也多五言本是不难理解的。加上北方民歌在由北入南时经过南方作家的翻译润色,在体制上更容易同南方民歌接受。不过南歌有五言三句、五句、六句者,为北歌所无;而北歌的七言二句、四句体也不见于吴声西曲。至于叙事诗,更是北歌独擅。
从风格上看,南北乐府民歌同样有着显著不同。南歌多写缠绵委婉的爱情,风格细腻婉约,北歌则多抒发着慷慨悲壮的情绪,语言也不象南歌那般清丽,而是在质朴中带着直率粗犷,在南歌中常用的双关谐隐的修辞手段在北歌几乎看不到。
在艺术形式上,南北乐府民歌的形式体制相对而言倒是比较接近,北歌也大多是短小的抒情诗,五言四句的为最多。不过南歌中有五言三句、五句和六句的诗,这是北歌中所少有的,而北歌中七言二句、四句体,也是南歌所无。至于叙事诗,则是北歌独擅,除了《木兰诗》外,还有一篇《陇上歌》,被《乐府诗集》收入杂歌谣辞一类。不过叙事诗在北歌中也仅此两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