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庭维修>地板>

实木地板为什么会隆起来(实木复合地板会翘起吗)

实木地板为什么会隆起来(实木复合地板会翘起吗)

更新时间:2022-01-27 22:05:01

广东梅县的隆文双塔位于隆文著名的绿窟潭风景区与龙岩寺(龙虾岩)之间,隆文双塔早已残破不堪,但两座古塔均在风雨中屹立了几十年而不倒,在梅州境内实属罕见,让人拍案称奇。为了更好地了解隆文古塔的情况,2021年8月20日,我和松源豪岭的阿峰专门进入塔内一探究竟。

挽起裤腿趟过浅浅的隆文河,左转行几十米,跨过水渠上面的袖珍式石拱桥,穿过一小片柚树林便到了隆文下塔的塔前,我们看到仅存两层残墙的隆文下塔,塔的四周仅有宽约2米的平地,而平地上杂草丛生,几乎没有地方可以站人。

塔门偏向隆文河上游,建塔者或许有把“倒水葫芦”(隆文两个平原,上大下小,从空中看,就像一个往下倒水的葫芦,故称为“倒水葫芦”或“退水葫芦”)里倒出来的水装起来的用意吧?

让人不解的是,隆文下塔的门框与传统的石门框明显不同,由19块粗大的花岗岩石块接驳而成,左右两边各有7块,上薄下厚,顶部则由5块花岗岩连成微拱,整个门框看起来有点粗笨,美感不足。如此设计塔门,到底有何用意?或者包含了什么力学原理呢?欢迎懂行的朋友留言评论。

隆文下塔位于岩前村水口的隆文河畔,与水口凉亭隔河相望,三面均被柚子树包绕,剩下的一面则有一条水渠从塔下面流过。隆文下塔是一座八角形古塔,首层高约一丈,每边的边长约2.8米,现仅存2层。塔身用客家地区以前常见的三合土夯实而成,虽然只剩两层,墙壁却异常坚固,因而2012年被评为“梅县不可移动文物”。

从塔内墙壁残留的痕迹不难看出,塔内每层均有木地板和木楼梯。一楼有1个大门和2个圆形窗,二楼有2个拱形窗和1个方形窗供人瞭望,拱形窗无窗框,方窗有木窗框。

从下塔出来,沿着柚园的小路上山。过了柚园,路越走越陡,累得我们气喘吁吁,短短几百米的路,中途多次停下来歇息。阿峰因为鞋子不适合爬山,走到距离上塔约100米的时候竟然放弃了。

上塔建在半山腰上,距离下塔垂直距离约170米,实际路程也不超过500米。隆文上塔也是八角形古塔,据隆文人说,上塔很早以前被雷劈过。如今,靠近隆文河的一侧仅剩3层,近山的一侧还剩4层半。

上塔的塔基边缘用石块砌成,最高处约1.7米。近河侧有石台阶可上塔基平台。上塔外面的塔基平台上筑有高约1米的围墙,这是隆文上塔与梅州其它古塔明显不同的地方,到底是建塔时所建还是后来添加的则不清楚。

上塔的塔身内壁有一条很长的裂缝,从4层延伸到2层。

从石灰脱落出的墙壁可以看出,上塔的灰墙硬度和粘性均较差,结合内壁的裂缝和外墙多处长出榕树来看,上塔是真真正正的危塔,维修的难度很大。

一楼上二楼有石块砌成的狭窄台阶,2楼以上均是木地板木楼梯。可惜塔内的木质构件早已被拆一空,只留下痕迹供人们想象当初古塔的样子。

让人气愤的是,连塔门的门框也被人拆走了。站在塔内,感觉随时有危险威胁着我。我粗略看了一遍后,便匆忙离开古塔。站在离塔不远的山坡上,可以看到被四面的青山包绕着的岩前村。如果爬到山顶,则视野更加开阔,据说几乎整个葫芦形的隆文上下村平原都尽收眼底。

隆文水口这两座古塔建于何时,何人所建?现在已难于考证,根据目前了解的有限信息得知,一座是隆文上村人所建,另一座为隆文下村人所建(以隆文倒水葫芦中间最狭窄的瓶颈处即隆文圩镇和隆文中学处为界,上游平原叫上村,下游平原叫下村)。据了解,两座塔的建造时间相差不远,大概是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根据前人流传下来的说法,隆文水口这两座古塔都是风水塔和文峰塔。建塔者认为该塔既有镇邪作用,又期盼隆文水口塔建成后隆文人能更加重视读书考取功名,为隆文家乡增光添彩。至于建成后的实际效果如何?当然隆文人最有发言权,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据公开报道,为更好地保护隆文的历史遗迹、展现家乡新貌,隆文镇提出以隆文双塔暨文化广场为核心,以龙牙寺(龙岩寺)、绿窟潭为两翼,打造集历史乡土文化和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景观带,形成隆文乡村振兴的“第一印象”。 2019年5月24日隆文镇已举行“隆文双塔暨文化广场动工仪式”,梅州市荣誉市民、香港有权集团董事长、著名慈善家李有权博士现场认捐1200万元助力项目建设,著名实业家李伟宏等80多位乡贤也康概解囊,共认捐900多万元,现场合计认捐2000多万元人民币。

《隆文文峰古塔设计方案》更是早在2019年04月22日就已经在《腾讯视频》中发布了,但时至今日,已过了将近2年半的时间,隆文双塔周围仍然杂草丛生,没有一点维修改造的迹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难道是新冠疫情惹的祸?还是有其它原因?欢迎知道情况的朋友在文章下面留言评论。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