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庭维修>管道疏通>

管灵通管道疏通剂一次用多少量(管灵通管道疏通剂)

管灵通管道疏通剂一次用多少量(管灵通管道疏通剂)

更新时间:2022-02-02 11:57:14

台风“烟花”逼近,在上海东南角、两面临海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从7月24日晚起就狂风骤雨不停,且风势雨势远胜于中心城区。记者往返临港各个点位时,见到大批树木倒伏,“最美公路”塘下公路已被一棵被吹断倒下的大树拦腰封路。滴水湖边环湖路上,甚至连红绿灯都被吹断,摔在地上。停车后,车辆被风吹得有明显的晃动。鼓起勇气打开车门,大风马上就把门吹到最大限位,雨水瞬间灌进车内,打湿座椅和方向盘。

门外风声大作,而在上海电机学院的体育馆里,中央空调正送来干燥、适宜的微风。900多名被临时转移安置于此的人们惬意地躺在凉席上,或三三两两地聊天,或分成几组打牌,还有的则抬头观看墙上巨屏里的东京奥运会直播。

“工地都停工了,来这避一避挺好的。”建设者老吴高兴地说,躺在这里根本听不到外面的声音,又安心又舒服,“就像休假一样。”他告诉记者,7月24日下午2点,他就和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的工友们就被陆续转移安置于此。而截至7月24日晚7点,大风还没吹起,新片区范围内382个项目以及田间菜地、危棚简屋已全部完成人员转移安置,总人数达26042人。

临港常年处于抗台第一线,可谓经验丰富。临港新片区防汛办相关负责人李俊昌表示,新片区区域内有大量工地,所以早做准备,排摸人员与安置点情况,提前开始转运工作。台风逼近时,区域内人员的安全都得到保障。

7月25日晚,记者来到临港城运大厅,看到每位工作人员面前都放着咖啡或浓茶。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倒也算提神醒脑。有人招呼身边同事:“你回去吧,洗把澡休息一下,这里我盯着。”同事笑笑:“没事,我今天睡这里。”李俊昌告诉记者,大家已经在这里连轴转地工作了好几天,紧盯着指挥大屏和热线电话,及时处理各种情况。

他向记者展示了一个成员共四百多人的群聊,新片区各单位各部门、开发主体、社区基层负责人、工作人员都在里头。这是一个有效发挥“联防联办”作用的群聊——每个人都能发展多名“下线”,密织起一张大网,覆盖新片区的每个角落。有时候,这里的“消息”比城运大厅的指挥中心还“灵通”。发现突发情况后,群里一发布,马上就有相关负责部门跟进。

7月24日傍晚,临港防汛指挥部在检查人员转移安置情况时发现,金桥临港的转移安置点属于半永久建筑,可能仍不够安全。转运的地方马上确定,但雨势已起,没有转运车辆,人员无法及时安全转移。情况发到群聊中,临港公交公司马上响应,派遣大巴车将100余名建设者们接走。

“黄日港路38号树木倒伏在车库门口,业主无法正常出入。”有居民向认识的政府工作人员反映突发情况,再被转发到群里。两分钟后,“马上处理”四个字就出现再群聊中。又过了不到半小时,工作人员已经赶到现场,将倒伏的树木清理完毕。

记者了解到,截至7月25日17时,临港新片区倒伏树木3249株,未造成人员伤害,目前已对影响人行道通行部分及时清理;工地围挡共倒伏21处,已全部落实拆除或加固;发现道路轻度积水点40条段,已全部落实疏通和应急排水措施;广告牌损坏7块,路牌吹倒1处,交通信号等掉落1个,公交站排吹倒1处,均已及时处置。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值守。”李俊昌说,“结合保交通畅通、保不发生次生灾害、保应急抢险人员安全的工作原则,对影响人民群众安全和生活的灾害第一时间落实处理。”

栏目主编:王志彦 文字编辑:胡幸阳 题图来源:赖鑫琳 摄

视频摄制:胡幸阳 图片摄影:赖鑫琳

来源:作者:胡幸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