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庭维修>马桶>

古代的马桶是绿色的吗(古代的马桶长啥样)

古代的马桶是绿色的吗(古代的马桶长啥样)

更新时间:2022-02-02 03:19:10

俗话说:人生在世,吃喝拉撒睡、行住坐卧走。作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我们每天都在重复这些看似不受重视的行为,但我们因此而存活。

“厕所”作为解决“拉、撒”二字的重要场所,这个话题免不了让我们觉得难登大雅之堂,一听到“厕所”二字,想必大家脑中都有画面感了。

但,我们能离开厕所吗?

当然不能!

联合国大会甚至还把每年的11月19日设立为“世界厕所日”,厕所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你真的了解厕所吗?

你知道一代帝王上厕所居然被淹死的故事吗?

你又是否知道我们为什么说“上厕所”而不是“下厕所”?

为什么叫“马桶”而不叫“牛桶、猪桶”吗?

今天咱们就来为恶趣味们解开疑惑!(生理不适警告!!)

大地处处为我厕

原始社会时期的排泄场所,尚且还不能称之为厕所。

那时也并不存在“厕所”这个较文明的概念,毕竟那时的人类如同动物般不受拘束地生活着,随地大小便才是他们的自由排泄方式。

自然,他们更是不懂得处理随处可见的粪便。

原始时期的人们习于迁徙,当所居之地的粪便已经无法受原始人的容忍后,离开就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随着人类文明意识的提升,苍茫大地对粪便进行自然降解的如厕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咱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了。

人们开始具有卫生、遮羞意识,学会挖一个大坑,用于集中排便。

从此之后,厕所的雏形也就慢慢形成了

到了周朝末期,人们卫生意识更进一步,学会了在挖出的“大坑”上搭建木板,被称为“漏井”。

脚踩着木板,粪便落入“坑”中,排泄一步到位,自然也干净得多了!

从遍地公厕进化到集中排便,亦或者是使用专用容器容纳粪便,显然是人类卫生文明意识进步的体现

“上”厕所

你有没有想过“上厕所”为何要称为“上”呢?

先秦末期、秦汉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具有排泄场所独立于起居环境的意识了。

由于猪在那个时候已逐渐被我们的老祖宗驯化、饲养,饲养猪变成人们热衷的生产方式之一。

既然是圈养猪,那一定是有独立的养猪空间,猪圈也就应运而生。

但在那个时候,还没有“猪圈”这么现代化的词语,被称为“圂”(hùn)

那个年代的厕所多为“复式结构”,上为厕所,下为猪圈。厕所与猪圈在民居中总是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密不可分,圈厕一体在当时来说是普遍现象。

那么,厕所为什么一定要修在猪圈上方呢?

这就得益于咱们祖先超前的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意识了。

猪几乎无所不食,当人在二楼排泄完后,居住在一楼的猪还能够食用人的粪便。另外,当人类的和猪的粪便共同结合后,还是灌溉良田的一剂好肥料。

这与咱们现在崇尚的生态农业简直不谋而合,谁能不说咱们祖先拥有超高的智慧呢!

但也正因如此,猪在人们心中仿佛一直是肮脏的象征。

例如《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道:“豕食不洁,故谓之豕。”(猪因为吃的食物不干净,所以才称之为猪。)不仅如此,食用猪肉在古代贵族当然也是极其不受待见的行为,苏轼在他随性而发的“打油诗”《猪肉颂》中也写道:“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但后来,厕所与猪圈逐渐分离开,大家对于猪脏的执念也大大改善。经过人们实践证明,猪肉明明是五味俱全!

马桶的前世今生

咱们常说,懒惰催生科技的发展。

我们时常坐在马桶上,抱着手机刷上半小时手机,又或许再文艺一点,拿上一本书阅读二十分钟。还记得中国游客前往日本哄抢马桶盖的事情吗?

现在的马桶种类丰富多样,高科技含量可谓史无前例!

自动加热、自动冲洗、影音娱乐等等功能让我们眼花缭乱,上厕所的同时还能享受一番,有何不可呢?

上厕所对于我们来说早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生理排泄动作了,甚至演变成我们忙碌日常中完全属于自己的短暂休息时间。

但你是否曾经坐在马桶上思考过,为什么马桶被我们称为“马桶”呢?

距离英国人约翰·哈灵顿发明世界上第一只抽水马桶的雏形已经过去了五百年,但那是西方世界的产物,五百年前的中国自然是没有抽水马桶的概念。

这西方的玩意儿,英语名字明明是Toilet,传入到东方后,咱们为何要以“马桶”相称呢?

其实“马桶”在中国最早的雏形是“虎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夜壶”。

这种男用溺器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汉朝及两晋时期。

当时的风雅之士已经开始追求从原始“大坑”到生活小物件的精致化,并且传统的“大坑”亦或是“漏井”,在日常生活中对比起小巧、精致的“虎子”来说十分不便。

你想想,寒风呼啸的夜晚,你还得出门去寻找专用“坑”,多不方便!

可古人智慧无穷,他们发明了这样一种能放在屋里的便器,以解男性急用。

那为什么又要设置成虎状呢?

相传,汉代时李广兄弟二人在一次打猎之时,偶然猎杀到了一直沉睡中的猛虎。这可把兄弟二人乐坏了,自己居然能征服如此凶猛的丛林之王!

老虎在历史上总是扮演着凶狠、恐怖的角色,人类征服了它,那可不就是英雄吗?

于是兄弟二人剥去老虎头骨置于枕头,又将其体态塑于尿壶之上。

你瞧瞧这“虎子”形状,咱们可以排泄于老虎口中,不就正是男性魅力、英雄气概的最佳彰显方式吗!

“虎子”就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一直受到男性们的欢迎,直到唐朝时代的来临。

咱们知道,古时候人们总是对皇宫国戚的姓名拥有谜一般的执念。同名,砍头! 使用贵族名字而造成不敬,流放!

而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为李虎,如果继续用“虎子”来命名这种容器,自然不太恰当。

因此“虎子”就被改为了“马子”,这就是咱们现在所说的“马桶”名称的来源。

人类总是不能够满足的!

小容量的“马子”已经无法适应人类排泄需求了,有了小便器,大便急时该如何解决呢?

因此人们逐渐把“马子”的容量增大,变为桶状,能装各类排泄物,且不仅仅为男性所用,自然受到人们追捧,故名为“马桶”。

这就是咱们所说“马桶”的原型,直到民国时期都流行用这种移动马桶。

其实在现代社会,咱们还是能看到“虎子”、“马子”、“木马桶”的缩影,仔细回忆一下,你小时候是否看见过甚至使用过咱们现在俗称的“痰盂”、“夜壶”呢?

一代帝王卒于厕所

你肯定听过很多有关帝王驾鹤西游的故事,有的战死沙场,还有的一病不起。

但你听说过堂堂帝王因掉入厕所而溺死的亘古传闻吗?

《左传》用“将食,涨,如厕,陷而卒”记录了这场荒谬的故事,这件轶事的主人公就是——晋景公

晋景公在历史上其实是凭借军事上的雄才大略、知人善用而出名,战场上的临危不惧让他最终击败楚、齐二国,保住了晋国领土。

虽然这一代国君掌握了全国上下生杀大权,但古时候医疗条件缺乏,加上晋景公本身年纪已大,身体早已每况愈下。晋景公一向迷信,生了病更是要求神仙、告祖宗了。

一天,他请来一位巫师给他算命,看看自己命数几何。这巫师也是过于老实,向晋景公说出了实话。

巫师告诉晋景公,他肯定活不过今年吃新麦子的时候。

咱们血性方刚的一代国君怎么听得了这种话!

果不其然,等到了新麦子成熟的的时候,把这位巫师请来,亲自端着一碗装满由新麦制成的饭,自信不疑道:你不是说我活不到今年吃新麦的时候吗?我这就吃给你看!

晋景公端上他的饭碗,正准备开吃,肚子又开始作对了。

人有三急,自然得解决!

晋景公放下饭碗就冲向茅房,然而身边侍从们左等右等,见晋景公还不从厕所回来,遂下令四处寻找此人。但找遍了整个皇宫,都没有找到咱们的君王。

当然,最后是找到了,不是别处,而是在厕所找到了这位国君!被发现的时候,他早已经掉入厕所被淹死了!

这荒诞的历史故事自然引得我们怡然开怀。

原来在厕所面前,才存在真正的人人平等,就算是一代帝王,最后还不是落得遗“臭”万年的结局!

古人的“厕纸”

厕所上完了,那咱们是不是应该清洁一下自己了?

当然,现在是文明社会,厕纸早已普及,虽然还是有一些国家、地区还使用着最原始的清洁方式,起码咱们没有这个烦恼。

但如果有一天,在排便之后发现自己忘了带纸?又或者你身处荒野,所到之处不见一纸?

先冷静,咱们先看看能不能借鉴古人经验为你寻找灵感!

中国人最早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手纸的呢?

根据阿拉伯商人苏莱曼等编撰的《中国印度见闻录》来看,唐朝是所知记录中最早开始使用手纸的朝代,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接触手纸的机会。

直到元代之后,用马粪纸做成的手纸才开始逐渐流行起来。

那么,唐朝之前的人,排泄之后不清洁吗?

当然不是!

古代糙汉子们自然是随手抓起一抔土、几片树叶,敷衍了事。

皇宫贵族、淑女绅士们可是讲究人,他们怎么可以忍受这么原始的方式呢!他们利用“厕筹”来清洁自身,用咱们更通俗的话解释就是“搅屎棍”

厕筹由小木片、竹片做成,后经打磨竹片上的倒刺形成光滑不割伤皮肤的“厕筹”。

古人们使用厕筹,用刮的方式在排泄后进行清洁。不但如此,使用过后的厕筹还可以二次清洁,多次循环使用。

对比起如今铺天盖地的厕所垃圾来说,厕筹的发明也不失为一种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厕筹对于古人来说有多重要呢?

佛教信仰在唐朝是发展已达高潮,南唐末代君主——才华横溢的李煜,以及他的周皇后是两位虔诚的佛教信仰者。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上与皇后,其身份自然是无可比拟。但他们因为这小小的厕筹做了一件事,令人感叹万千。

李煜与周皇后为了表达自己对佛教的虔诚与重视,这两人亲自为当时的佛教僧人们制作厕筹!而制作过程也是让人咋舌。

根据《南唐书·浮屠传》记载,两人在命令下人制作好厕筹之后,“试之以颊,少有芒刺,则再加修治”(亲自用脸颊测试厕筹,如果厕筹还带有倒刺的话,再命令下人对其进行改进)。

晋景公与厕所的渊源并不是个例,就连写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文采四溢的李煜,在面对厕所的时候,也不得不为其屈尊臣服。

排泄物何去何从?

作为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大国,其实我国很早就开始对人们排泄出来的粪便进行处理了。

毕竟人们还是对粪便嗤之以鼻的,随处可见的粪便既不卫生,也影响环境。再者,我国古代一直以农业生产为重,人们很早就发现了粪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自古以来,我国对垃圾管理就十分严格,例如《唐律疏议》中写道:“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

大概意思就是对乱扔乱倒垃圾的人,处以体罚;如果相关监管部门不严格履行它的职责的话,与乱倒垃圾的人同罪。但这里的垃圾,绝不仅仅只是日常垃圾,还包含着排泄物倾倒的问题。

法律上的严格约束,以及粪便对农作物有利造成的经济效应,使得当时很大一批人开始从事有关粪便运输的职业。

《朝野佥载》中记录了一个以粪便为生而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的故事:“长安富民罗会,以剔粪为业”

这些人被称为“粪夫”,通过运输城里粪便到乡村进行售卖,获利无数。也因此发生过许多关于“粪夫”抢夺粪便,而造成武力商业竞争,且为之上诉的故事。

这种职业,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期,甚至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粪便规模市场”。

粪便,咱们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的普通排泄物,很多人对此闭口不谈,“闻”之丧胆,但你是否曾想象过粪便居然可以成为人们激烈争抢的“商品”呢?

进击的厕所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厕所以及马桶已经产生了万千变化。

改造不同类型的厕所仿佛成了建筑师的新方向,随着网络的发展,甚至出现了很多“网红厕所”供人参观、打卡。

“厕所”对人来说,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是忙碌生活中的一片“净土”?

还是“冲冲”而去的普通公共设施?

冰冷的建筑——厕所,与热血涌动的生物——人,是否有某种难以察觉的既定联系?

厕所与人一定是有联系的!

上述问题的解答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你若能在行色匆匆的工作、学习之际,驻足于“厕所”哪怕就两分钟,回顾一下每天与你为伴的“厕所伙伴”的变迁史,定会给你平淡生活增加一番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