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庭维修>马桶>

翻斗式马桶和虹吸马桶哪个好(虹吸马桶好还是旋冲式马桶好)

翻斗式马桶和虹吸马桶哪个好(虹吸马桶好还是旋冲式马桶好)

更新时间:2022-01-29 21:18:57

形容降雨的成语有很多,如:绵绵细雨、倾盆大雨、狂风暴雨......平时我们在收听天气预报时,又常常听到小雨、中到大雨、雷阵雨.......这些又怎么衡量与解释,其实这些说的都是降雨量。那么降雨量是怎么测量的呢?雨量大小等级划分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一、降雨大小的衡量指标

要科学规范、比较准确地描述一场降雨,至少有四项衡量指标:

(1)降雨量:一定时段内,降落到水平地面上(假定无渗漏、蒸发、流失等)的雨水深度叫做降雨量,这是衡量降雨大小的重要指标。如:日降雨量是在1日内降落在某面积上的总雨量。此外,还常有年降雨量、月降雨量以及多少小时降雨量等,若将逐日降雨量累积相加,则可分别得出旬、月和年降雨量。把一定年限的降雨量平均就得到这个区域的平均年降雨量。

(2)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以毫米/分钟或毫米/小时计。

(3)降雨历时和降雨时间:降雨历时是指一次降雨的持续时间,即一场降雨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降雨时间是指对应某一降雨量而言的时段长,在此时间内,降雨并不一定是持续的。降雨历时和降雨时间均以分钟、小时计。

(4)降雨面积:指某次降雨所笼罩的水平面积,以平方公里计。

二、降雨量的等级划分标准

防汛部门、水文部门、气象部门有不同降雨量的等级划分标准,但基本上都大同小异,区别不大。现以气象部门的划分标准为例,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为以下六个等级:

(1)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2)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3)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4)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5)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6)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经验丰富的人员也可以从降水情况来判定雨的等级。如小雨:雨滴清晰可辩,落到屋瓦和硬地上不四溅,雨声缓和淅沥;通常需两分钟后,始能完全润湿石板和屋瓦,水洼形成很慢。中雨:可听见沙沙的雨声,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到屋孔和硬地上略有四溅,水洼形成较快。大雨:雨落如倾盆模糊成片,雨滴落到屋瓦和硬地上四溅可达数寸,雨声如擂鼓,水潭形成极快。暴雨:马路积水。特大暴雨:地势低处受淹。阵雨:指阵性降水,雨点较大,时降时停,强度变化急剧,下雨时天空阴暗,有时忽然开朗,露出晴天,有时还伴有雷声。

三、降雨量的测量设备及方法

(1)雨量器的诞生

最早的时候,我国对于衡量雨量多少,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时指降雨持续时间的长短,有时指受雨面积。唐宋开始,雨水的多少和降雪一样,开始由尺寸来进行计算,如:肤寸、寸余、数寸、及尺、近尺、盈尺、三四尺”等。 但雨水其实和积雪不同,积雪可以直接丈量,雨水会流动。所以雨水用寸、尺、丈计量,必须借助于专门的器物。起初,人们只是依据生活经验,对雨后地面积水的厚度进行推测,后来对雨水进行了测量,而用来测量的器具,便是生活中的一些器皿。

从南宋秦九韶《数书九章》记载的数学题来看,测量雨水有“天池测雨”“圆罂测雨”等方式。其中“天池测雨”法是用天池盆来收集雨水,通过计算获得地面降水量。事实上,天池盆也不是专用工具,而是预防火灾、积蓄雨水的容器。圆罂大概是水缸。不管是“天池盆”,还是“圆罂”,虽然是生活器具,却是事实上的“雨量器”。

那么成语“倾盆大雨”的“盆”到底是个什么容器?容量有多大?其实成语倾盆大雨出自唐代杜甫《白帝》诗:“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意思是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唐宋时期,国家还没有统一的雨量器,也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反正也就是一种生活容器,你可以理解为上面提到的天池盆,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口大底小生活用具或者古代量器。按照现在的标准,倾盆大雨至少也应算暴雨级别的强度了。

到明朝时,出现了由国家制定的统一的圆筒形测雨器,供给地方州县使用。公元1442年,出现了有标准的铜制雨量器。清朝的雨量器,已接近现代水文使用的雨量器了,它上面刻有标尺。康乾时期,朝廷将这种改进后的雨量器发到全国各地,用来武装当时的水文测站,连邻国朝鲜等亲朋好友都发了。至今,在韩国的大邱、仁川等地,还保存着乾隆1770年颁发的雨量器。

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雨量器出自康乾时期,这种雨量器,用黄铜制造,上面刻有标尺,高度为1尺,宽度为8寸,这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雨量器。而欧洲直到1639年,才由意大利人卡斯太里弄出来一个雨量器。

(2)现行的雨量器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行的雨量器测量雨量也越来越精准,并可实现无人抄报。目前测定降水量的仪器,有雨量器和雨量计两种。

雨量器是用于测量一段时间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外壳是金属圆筒分上下两节,上节是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盛水漏斗,为防止雨水溅失,保持器口面积和形状,筒口用坚硬铜质做成内直外斜的刀刃状;下节筒内放一个储水瓶用来收集雨水。测量时,将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内读取降水量毫米数。降雪季节将储水瓶取出,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内,待雪融化后再读数,也可将雪秤出重量然后根据筒口面积换算成毫米数。

雨量计分为虹吸雨量计与翻斗式雨量计两种。虹吸雨量计是可连续记录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仪器。其上部盛水漏斗的形状和大小与雨量器相同。当雨水经过漏斗导入量筒后,量筒内的浮子将随水位升高而上浮,带动自记笔在自记纸上划出水位上升的曲线。当量筒内的水位达到10毫米时,借助虹吸管,使水迅速排出,笔尖回落到零位重新记录。自记钟给出降水量随时间的累积过程。

翻斗式雨量计是可连续记录降水量随时间变化和测量累积降水量的有线遥测仪器。分感应器和记录器两部分,其间用电缆连接。感应器用翻斗测量,它是用中间隔板间开的两个完全对称的三角形容器,中隔板可绕水平轴转动,从而使两侧容器轮流接水,当一侧容器装满一定量雨水时(0.1或0.2毫米),由于重心外移而翻转,将水倒出,随着降雨持续,将使翻斗左右翻转,接触开关将翻斗翻转次数变成电信号,送到记录器,在累积计数器和自记钟上读出降水资料。

(3)自制雨量筒方法

取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纸制碗(可选用大小合适的方便面纸碗),在其底部凿一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然后将碗放在一个无盖的罐子上。罐内有一玻璃瓶,瓶口与碗底的小洞相接。简易雨量筒就做好了。简易雨量筒做好后,便可将它放在离地70厘米高处(筒口距地面的距离)承接雨水。雨停后,用秤称出瓶中的水重,30克水即相当于1毫米的降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