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庭维修>马桶>

马桶安装挣钱吗(安装一个马桶的利润是多少)

马桶安装挣钱吗(安装一个马桶的利润是多少)

更新时间:2022-02-04 15:05:45
1

3月8日,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来到位于福建泉州永春县的一个陶瓷卫浴生产基地。当看到施釉、搬运、码垛、质检等工种统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形各色的机器人,吴晓波惊讶之余写下了《来中国看马桶工厂》一文。他在文末写道:“时间仅仅六年,天地却已焕然一新。若再给有志气的中国企业家六年时间,你觉得还可能出现怎样的气象?”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他对中国制造业转型日新月异的感慨和钦佩。

是什么样的“马桶厂”让吴晓波如此震惊?大多数人可能已经猜到,那就是九牧永春5G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位于九牧永春智慧制造产业园,园区项目启动于2017年,总投资10亿元。那一年,5G概念刚刚成形,国内还没有建成一个5G基站,以至于所有人都认为它是一个成败难料的试验品。九牧作为投资者,选择了西门子、中国电信和华为作为项目的合作方,分别负责数字工厂整体架构设计、5G网络铺设和云计算、智能硬件供应。据悉,在整个工厂的设备上单单是传感器就有1000多个。2020年4月,九牧永春5G生产基地正式投产,目前陶瓷马桶的产能达到40万件/年,享有全球第一家5G数字智能陶瓷工厂的盛誉。

5G陶瓷工厂,并不单单只是空喊“智造”的概念。据了解,九牧永春5G生产基地通过对5G技术的运用,生产效率复合提升了35%单位产值能耗复合减低了7%而产业研发周期年均缩短15天。除此之外,九牧5G云制造已经打通了销售端和制造端的对接,通过生产数字化、管理可视化、C2F个性快速定制、安全生产可控率100%、固危物控制100%、生产效率提升50%的零库存生产方式。 九牧陶瓷智能研究院作为全自动生产工艺研究基地,生产效率比传统陶瓷生产提升65倍;九牧C2F快速定制系统实现一键报价下单及安装售后一体的一站式空间智能定制业务流程管理,做到“1小时设计,24小时制造好”……

九牧永春5G生产基地让我们看到了陶瓷产业通过数字化提质、降本、增效的转型示范。

2

“所谓的智能化和工业4.0,试图解决的还是制造业的两个百年核心课题:降本和增效。”吴晓波的这一句评语,在同样是从事陶瓷制造的蒙娜丽莎、东鹏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3 月 8日,蒙娜丽莎公布“特种高性能陶瓷板材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 项目建设内容调整为“通过设备引进、窑炉重建,将三条窑炉生产线进行扩产增效及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改造后,蒙娜丽莎特种高性能陶瓷板材项目的三条窑炉生产线产能将达1520万㎡,提升生产基地的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人均劳动生产率将达到550万元。

2020年4月,蒙娜丽莎藤县生产基地第一期4组生产线全面投产,代表了蒙娜丽莎在中国智造的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正式进入蒙娜丽莎“智能制造4.0”的新时代。蒙娜丽莎藤县生产基地采用中央控制大数据系统监控生产的全流程,是真正实现智能管控的数字化工厂。原料自动入料、经连续球磨、喷干制粉、压制成型、干燥、施釉、窑炉烧成、抛磨、拣选自动运行、机械手打包……技术人员只需在控制室下达指令、监控运行数据,一切生产便可按部就班。

随着各种先进设备、先进系统的应用,蒙娜丽莎藤县生产基地的原料单线产能、配料精准度、柔性化生产的转场切换速度、产能配置的优化、温控精准度、产品平整度、余热回收率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此该生产基地被贴上高效、高质、节能、环保的标签。

在蒙娜丽莎的生产车间当工人,人均劳动生产率将达到550万元;在东鹏的生产车间当工人,人均产出效率则是以往的1.5倍。

东鹏(永川)智能家居创意产业园作为东鹏首个西南陶瓷生产基地,承载着公司开拓2025智能制造和国内产能新布局的重要使命。据了解,东鹏永川生产基地在智能制造上做出了巨额投入,所有生产线都选用了当前最先进的智能制造系统,云计算与物联网实时交互,自动化设备互联互通,人均产出效率提升30-50%以上。

一方面,东鹏为助力“中国建陶工业2025”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永川生产基地引进了大量尖端的技术设备和智能制造系统。包括:全自动智能生产线、自动储坯轨道系统、智能捡砖机器人、智能数字化中控系统……

另一方面,东鹏始终把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作为企业核心战略,“环保、低排、无烟工厂”成为了永川生产基地的追求和使命。据悉,东鹏永川生产基地在燃料方面全面启用天然气,配备SCR低温脱硝系统和半干法脱硫系统,实现烟气超低标准排放;此外引进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可实现废水100%循环利用。

3

“十三五”期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3.5万亿增加到31.3万亿,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制造大国”并不等同于“制造强国”。中国制造业的“智造”转型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国务院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全面部署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智能制造工程、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等等,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充分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最根本的是要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持续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将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实现新发展的焦点,毋庸置疑也是整个陶瓷产业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在看到九牧、蒙娜丽莎、东鹏等企业的生产基地之前,大部分人对于陶瓷工厂的刻板印象还停留在“落后、污染”。值得庆幸的是,业内总有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家和技术人员为“陶瓷产业智造转型”默默付出,才有了今天陶瓷厂工人逐渐被机器代替的结果。

其实不止在生产端,陶瓷产品的应用端——装修施工也面临着机器取代人工。去年年底,碧桂园旗下的博智林机器人公司一次性发布了9款43台建筑机器人,轰动一时。随后,带有楼层清洁、室内喷涂、地砖铺贴、墙砖铺贴等各式各样功能的机器人分批上岗,人工1.5-4倍的施工效率可保持每天24小时的运作,施工的质量、精准度完全优于人工,而施工成本却远远低于人工。

照此趋势发展下去,未来陶瓷的生产车间和装修工地可能只有机器人存在。这让人不禁调侃:日后连“不读书就去搬砖”都将成为奢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