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庭维修>音响>

网上买音响什么时候最便宜(每年什么时候买音响最便宜)

网上买音响什么时候最便宜(每年什么时候买音响最便宜)

更新时间:2022-02-02 10:59:18

红包、优惠券、组件预售战队、付订金单抽奖、整点抽惊喜宝箱……2021年“双11”如期而至,今年线上网购平台、商家促销套路复杂程度比往年有过之而无不及。11月4日,“双11”第二拨预售期开启,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省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不要单纯相信低价宣传,不要盲目跟风下单。

消费提醒

选择可靠平台 防范交易风险

留心促销规则 警惕套路陷阱

谨防海淘风险 慎购贵重物品

理性选择网贷 注重支付安全

仔细验收货物 保护个人信息

注意个人防护 及时依法维权

花样频出

脑力与体力大比拼

从10月19日“双11”预售开始,今年“双11”广告就开启了轰炸模式。消费者只要打开手机App、网站,各大品牌的促销信息扑面而来,就在消费者摩拳擦掌准备“下手”之时,商家、平台设立的优惠规则却让人不知从何入手。

长春晚报全媒体记者看到,除了网购平台指定时段派发红包,还有参与预售加入战队、付订金单抽奖、整点抽惊喜宝箱等玩法。优惠券还包括跨店满减优惠、品牌专属优惠券、支付券、无门槛券等,就连商品价格都有会员价、粉丝价、秒杀价、限时价等不同名目。在多重规则与优惠的叠加下,消费者想要找到“最优惠方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同时,今年“双11”整体提前,预售期也分成了两拨:第一拨预售提前到10月19日,从11月1日到3日支付订金;第二拨预售期从11月4日持续到11月10日,在11月11日支付订金。消费周期被拉长,一方面培养了消费者更多购物需求,另一方面也看清了存在的消费陷阱。

许多消费者感慨,“没有奥数功底都不配过‘双11’”“每年一度的脑力和体力大比拼。”

遭遇尴尬

熬了3个晚上 突然被提价

“熬了3个晚上,我还是觉得自己亏了。随着第一拨预售消费500多元钱以后,就不打算再买了。”市民郭女士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10月19日晚8时第一拨预售开始,郭女士拿着手机在各个网购直播间来回浏览,“其实也没想买什么,但觉得‘双11’一年一次促销力度大,大V们直播像春晚一样,熬得再晚也想坚持淘些便宜产品。”最终她准备选购一个品牌音箱和几条裤子。

10月31日付尾款前一天,为了确认第二天要下单的东西,郭女士又看了一下购物车,意外发现品牌音箱突然提价,“本来晚上熬夜很困,但整个人立即清醒了。”而且她发现,品牌商家推出满1000元送50元的优惠券,必须再购买300多元钱的商品,才能凑单得到优惠券。经过反复计算,她发现使用优惠券后品牌音箱的价格比预售开始时的价格还要高。当晚她还找了一些小零食、手机壳、日用品之类的凑单商品,放在购物车里,避免凑单商品浪费时间。

“早几年的‘双11’优惠比较简单粗暴,直接五折、买一赠一。但自从五六年前有预售订金等规则开始,‘双11’就变复杂了,同一件商品我要拿到更高的优惠就要分两批付款。”11月1日凌晨,郭女士付完尾款的时间已经是凌晨1点,然后又跟朋友分享购物车,直到2点才睡觉。

熬了3个晚上,让郭女士感慨商家的套路太深,“看来商家并不是把消费者当做‘上帝’,只是看中消费者的钱,以后消费还要理性。”

与郭女士有类似经历的还有消费者周女士, “这次的‘双11’体验非常差,提前研究优惠券,5笔订单比原来预算多花了1000多元。”

今年“双11”预售开始后,周女士就在研究各个优惠券怎么叠加,不仅整理了直播大V们的“双11”促销清单,到品牌商家网站搜集最新信息。为了以防万一,还在网上查到很多帮助消费者计算优惠的Excel表格模板。

可没想到预售开始后,周女士在一家网购直播间看中一款扫地机器人,可是付款时发现优惠券失效,多付了600多元。还有几笔化妆品的订单,拿到最低折扣需要分开下单,分开领优惠券,分开付尾款。但是她11日凌晨一疏忽合并付了尾款,于是只能用1个优惠券,每一笔都产生了100多元的差价。

此外,周女士还发现,今年“双11”很多产品都是通过直播间销售的。直播间的预售价,在付订金之前都是明确写在页面和商品封面上的,但到了付尾款的时候很多商品的预售价就看不到了,这让她怀疑这是商家的某种套路。

消协提醒

不要单纯相信低价宣传

不要盲目跟风下单

11月4日,“双11”第二拨预售期开始,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省消协提醒消费者,不要单纯相信低价宣传,不要盲目跟风下单。

选择可靠平台 防范交易风险

消费者在网购时,要选择具有一定规模且信誉良好的知名电商平台,不轻易登录陌生网站、点击不明链接;选择网店要从信誉度、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做到货比三家;直播购物时,要选择可靠的平台和值得信任的主播,购买前仔细了解产品的成分、功效、适用人群等信息,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商品。

留心促销规则 警惕套路陷阱

面对各大平台及商家推出花样繁多的促销活动,建议消费者仔细阅读促销规则,注意区分到手价、尾款价、预售价等计价方式,通过多平台多渠道对比价格,认真了解预售时间、参与品牌、优惠模式,选择合适购物方案,提前规划好购物时间和目标;要提前关注商品的价格变化,避免陷入商家“先提价后打折”等套路陷阱。

谨防海淘风险 慎购贵重物品

部分“海淘”商品在质量品控和售后服务方面缺乏有力保障,一旦出现问题,将大大增加消费者维权成本,消费者在“海淘”时应仔细甄别,避免购买到仿品或残次品。对于网购贵重物品,特别是通过“直播购物”形式,消费者要谨慎下单,以免造成数额较大的经济损失,建议通过官方旗舰店、品牌直营店或线下实体店购买。

理性选择网贷 注重支付安全

谨慎选择商家或平台推出“先买后还”的消费贷购物方式,理性消费、量力而行,控制超前消费“欲望”;提高财产安全意识,通过正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不轻信对方以任何理由要求直接转账、汇款至私人账户以及通过发送付款链接页面或扫二维码等方式进行付款。对于不熟悉的网站,要慎重支付。

仔细验收货物 保护个人信息

“双11”期间,消费者要提前和商家明确发货时间,对于急需品、生鲜食品等要注意避开物流高峰期。收到物品后尽量当场验货,确认完好无损并符合约定后再签收。为避免退货运费损失,消费者可选择自带运费险商品或在下单时购买运费险。在收到快递后,及时将包裹上的个人相关信息进行遮盖、涂抹处理,以防个人信息的泄露。

注意个人防护 及时依法维权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消费者在收取商品包裹后,建议对快递外包装和商品外包装进行严格消毒。网购时要提前了解退换货政策,保存好聊天记录、订单信息、支付信息、促销优惠截图等凭证,并向商家索要发票或收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及时联系商家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选择向平台或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长春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德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