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庭维修>音响>

音响75分贝相当于多大声音(75分贝音响多少瓦)

音响75分贝相当于多大声音(75分贝音响多少瓦)

更新时间:2022-03-08 14:35:15

我们听的音乐怎么来的?

在谈之前,还是必须先快速说一下唱片制作的过程。原则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前期,中期,后期。

  • 前期:作曲、编曲

  • 中期:录音、混音

  • 后期:母带后期、发行、营销

一首曲子的好听与否,就是在前期的编曲就大概定调了。再来就是进入录音。录音的过程,可以是找真的乐手录制真实的乐器的声响,或是透过软件乐器来完成编曲要求的旋律。然后找歌手或歌手们来唱⋯⋯等等的。这个过程就是录音。

一首曲子的「平衡」除了在编曲上面要达到旋律上的平衡,另一方面,就是要靠混音来把录好的元素做成一个在聆听上与频率上的协调;通常也是要配合曲目的走向、或是制作人想要什么而定。毕竟一个曲子、专辑他的目的是要成为一个商业的出版品,该做的后制、美化过程都是必经的。

通常最后还是会做母带后期,把整张专辑的音色走向、音量调整、修饰小缺点⋯⋯等等的事情处理好之后,再依照各个串流平台所要求的响度规范来上传最后的母带。

量化我们听到的音量与响度

有的时候,大家会把音量与响度划上等号。其实两者是有差异的。他们有差异,同时又互相影响

音量是可以量化的,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最常用的「分贝 dB」。而响度,倾向于人的主观感知。怎么说呢?不同的75分贝的音乐讯号在一个时间内放送出来,每个人对于他的大小声的感受是不同的。

因为响度的与这三个事情有关:频率内容、时间长度、音压

  • 我们以一个1000Hz的测试讯号,以80分贝的音压持续播放三分钟,你对于这个讯号的响度的感觉会跟只有播放10秒钟或是30秒钟会有很大的差异。

  • 我们再以两个歌手举例,其中一人的音色在中高频段比较明显、另一个人中低频段比较明显;他们唱一样的歌,并且以一样的key与相近的音压唱歌,通常中高频段的人听起来的声音会感觉比较大。

以上两个简短的例子就是要告诉大家,声音的频率内容、音压与时间长度会影响人对于声音大小的感知。这也是为什么要说「响度倾向于人的主观感知」。

既然响度是人的主观感知,那么要怎么去量化呢?

要量化「响度」,首先要看的就是人耳的对于频率与音量的关系,下面有两张图,可以仔细阅读参考:

看以上两张图,你会清楚地看见,人耳与人脑不是一个平整接收频率的器官。这里就不加以阐述了。关于响度量化的基础,要看第二张图,有个单位叫做「phon」。phon这个单位是试图量化响度的单位。我们以1kHz的讯号来说,在1kHz在40dB的音量下可以感知,那么就是40phon。以这个为基础,另一个单位叫做sone,1 sone = 40phon。这两个都是试图来量化响度的单位。

国际组织将是ITU与EBU⋯⋯等单位,把人耳的特性、人脑的心理声学⋯⋯等,会影响响度感知的因素都放在一起做考虑,把这些因素透过繁杂的数学计算,做出了有统计意义的结果后,才来定义并规范「声音回放」的合理响度范围。有兴趣的人可以搜索:「ITU-R 1770与ITU-R 1771」。

规范要遵守吗?

当然要遵守!其实在台湾就有这样的困扰。先不说音乐,光是第四台与MOD,每个频道的声音大小都不一样!最可怕的是从电影台转到购物频道,常常还是会被购物频道突然变大的声音吓到。连广播节目也都会有这类的状况出现。

这里,可以另外再去Google:「音量战争 Loudness War」。这都是老生常谈了。我们这个文章主要是要介绍响度的定义与规范。

响度规范带来的影响

虽然有ITU、EBU、ISO、ANSI等组织有推出响度的规范,但,各大音乐、影音串流平台还是有自己的标准在,不过,各大平台的标准还是会在规范左右,不会有太大的出入。就影音产业来说,大致上会影响这些事情:

  • 音乐串流平台:唱片发行时必须符合响度规范

  • 影视串流平台:影片发行时必须符合响度规范

  • 电影戏院:响度与音量校正尽可能符合响度规范

  • 空间声学:响度与音量校正尽可能符合响度规范

  • 电视台:声音讯号必须符合响度规范

下图是目前一些媒体平台的声音响度的规范:

以上这些地方、平台要是可以遵守规范,在一个合理且对人耳友善的范围,对我们这些听众、观众来说,可以得到:

  • 舒服的音量

  • 享受到音乐中该有的动态所带来的情感

  • 享受到电影、电视剧中声音所带来的情感起伏

    对创作者来说,也要改变音量与响度的看法。有了规范,不会因为过度的压缩、放大处理把作品的生命力给扼杀掉了。从创作去吸引阅听大众的耳目,而不是从音量去取得注目。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你对响度、跟响度规范有点观念。

最后,以下几张图是针对几个音乐做响度测量,只是要说明有的音乐会保留适当的空间,有的还是会尽可能在规范内做到满。当然,有的时候跟曲目有关,这个不在讨论范畴中。

鬼灭之刃主题曲:LiSA, 红莲华

Sam Smith, Too Good at Goodbyes

影集 Mandalorian原声带:A Friend – TIDAL

来自pinc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