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庭维修>音响>

音响开多大音量音质最好(音响音量开多大最佳)

音响开多大音量音质最好(音响音量开多大最佳)

更新时间:2021-12-12 19:56:44

前言:当你在制作混音时,偶尔会发现之前做的东西,怎么后来听却有不同的感受。原因可能可以用「Fletcher–Munson curves」来解释。简单说当你监听时的音量越大时,你对频率的调整会越敏感;也有一说,混音时的最佳音量是85db,但是正常不太可能一直这样听东西,所以维持、固定一定的音量变得重要。

我们找到普渡众声一篇非常棒的文章,以下转载。

不管你是录音或混音,从事音乐工作最重要的第一个工具就是自己的耳朵。你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动作和修改,都取决于耳朵到底听到了什么,所以可想而知耳朵听到的东西对我们最后的成品有多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先了解两件事:1.耳朵2.监听系统。唯有先了解这两件事,我们才可以准确地掌握我们听到的声音,更确定自己的判断。那第一步就从认识自己的耳朵开始。

上图是1933年贝尔实验室(BellLabs)的两位研究员:Harvey Fletcher及W.A.Munson。他们所研究出的心理声学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理论,实验内容大概是如此:首先先让测试者听到一个1kHz的Sine Wave(又称为Pure Tone因为Sine Wave没有任何的泛音),然后再播放其它频率的Sine Wave让受测者分辨哪一个听起来比较大声,实验结果绘制成上图蓝线的结果,我们称之为Fletcher–Munson curves。后来经过其他科学家做类似的实验最后由ISO226制定的标准为红线的结果,我们统称为equal-loudness contours(等响线)。

我们以1kHz的音量作为基准可以看到每条曲线上有一个数字20 40 60 phon从横轴找到1kHz对到左边刚好正是我们的音压大小20 40 60 dB。以60 phon这条曲线来说明,会看到60 phon在1kHz为60 dB(蓝线)(附图箭头1)在100 Hz的时候为70dB(蓝线)(附图箭头2),这表示人耳听到100Hz的声音以为它跟1kHz一样大声的时候其实已经多了10dB;我们再看同一条线在3kHz对到的是大约57dB(蓝线)(附图箭头3),这表示人耳对3kHz的声音比较敏感,57dB 3kHz听起来和60dB 1kHz 一样大声;而10kHz对到的是大约72dB(蓝线)(附图箭头4),也就是说人耳对极高频相当不敏感。所以从整个曲线我们很容易的可以发现人耳对于频率比较敏感的区段在于1kHz~5kHz之间,其它频率的声音人耳较不敏感,需要较大的音量我们才会觉得他和中间的频率一样大声。

从这图表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件事,80 phon和100 phon的曲线相较60phon以下的曲线有变平直的趋势,这表示当监听的音量越来越大声的时候,人耳对高频和低频的反应会越敏感,也和中频的感知能力会更接近。

透过上述说明后可以延伸出两个问题:

一、我们是不是应该用大音量的监听来混音呢??

大部分资深的混音师会给你的答案是No,但这不是绝对的答案。因为:

在大音量下监听虽然耳朵的判断会更准确,但是听觉会疲劳得更快。

在混音过程中通常音量会不断地提升,如果一开始就使用相当大的音量,那到后来音量可能会大到难以负荷。

在大音量下所有的声音都听得很清楚,那也表示没有一个声音是听得清楚的!什么意思呢?因为每个声音都很大声,所以想focus在某一个乐器上的时候相对会受到其他乐器的干扰。

我们常用来判断Balance的方法,就是在大音量和小音量之间来回比对。大音量的时候每个声音都很大声所以Balance会拉近;相反小音量的时候Balance会拉开,你会知道每个乐器之间的距离在哪。经过这样反复比对找出一个最适当的距离,所以如果一开始混音时就使用相当大的音量,那么耳朵会失去判断力,当回到小音量时,便会听不清楚无法分辨。

对音乐工作者而言,耳朵是相当重要的资产,基于保护耳朵的立场,尽量不要长期使用这么大的音量听音乐。

其实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流程和监听音量,甚至很多人会随时变动几个不同的音量来监听。没有一定的对错,而是你可否找到适合自己的监听音量。

有些Mastering Engineer确实是建议使用80 dB来监听,他们认为那是一个适当而且够清楚的音量。

不管用多少音量来监听,都需要一定的学习才有办法辨识监听要给你的信息。有些人透过多次的练习后也是可以使用小音量来监听。

二、那我们该如何克服耳朵先天上的缺陷呢?

你必须去熟悉它!!当我们了解了耳朵会有这样的状况后,我们必须去习惯它,经过不断反复的练习和比对,就可以知道我们抓的频率究竟适不适当。不管是对自己的耳朵或监听系统、或是你的音乐作品最后想要达到的效果,我们在自己的心中必须要有一把尺,知道自己该往哪去、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大部分的人认为,当你在较小的音量下有一个听起来不错的混音,那在大音量下听起来也会不错。但耳朵其实很容易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和状况,也很容易被呼咙,唯有透过反复的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练习听力和实时比对来唤回耳朵的记忆,这样才能稳定输出固定质量的作品。

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经过以上的说明希望你可以更了解自己的武器,Enjoy!

来自earw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