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灵宝在哪里(灵宝5年内拆迁村名单)

灵宝在哪里(灵宝5年内拆迁村名单)

更新时间:2022-04-12 05:07:40

历史悠久的老灵宝县城,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是秦晋豫交汇之处,它紧临黄河的南岸,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从孟村塬、弘农涧河畔、后地村等处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遗物,可以判断老城地区土地上的人类生存历几百万年。

查有关资料,老灵宝城修建于汉元鼎三年 (公元前114年),设置县名曰弘农县。元鼎四年,置弘农郡。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置为桃林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因于函谷旧关尹喜故宅处掘得“灵符”遂改桃林为灵宝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灵宝、阌乡两县合并,仍为灵宝县。公元1956年,国家决定修建三门峡大坝,老灵宝城为淹没区。1959年秋,迁往南面四十多里地的虢略镇,仍名为灵宝县。老灵宝县城便被黄河水淹没成为一片汪洋大海。有名的历史古城后辈人再也看不到了。

老灵宝城池建筑年代,明代以前未能详考。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周围长约三里三,高两丈五尺,厚一丈七尺,上面宽约六、七尺,垛口一千,共有三门:东曰东紫、西曰拱华、南曰歌薰,除此之外,南门之东约三百多米处又有三门,左有礼门、右有义路、中曰洙泗。其中东西南三座城门都是双城门,出东、西城门各向南拐,又建有城门。南门洞较长,建的是双门。两门之间的部分,统称瓮城,是囤兵之地,城门扇厚约八寸,用厚铁皮镶嵌,并用大铁钉排排钉牢,坚固耐用。嘉庆年(1529年)重建。崇祯年间又重修,用砖加固。清代自顺治十三年(公元1659年)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十三年(1684年)均进行修复,又开凿池壕。雍正五年(1727年)加筑土堤。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九月发生地震,部分城墙坍塌后又修复。民国初年增修四隅角楼。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将城垛修缮,一座牢固坚实富丽堂皇的古城便屹立在黄河南岸边。这座完美无缺、威武壮丽的古建筑灵宝古城,经过多年战乱、破坏,又被三门峡水库拦洪而淹没,实在可惜。在老城居住的人,家家户户都保存有砌城用的蓝砖,它结实坚固耐用,长约三尺,宽约六寸,厚为三寸,重约二十多斤,可为家中砌台阶使用。城门上建的城楼多为两层,砖木结构。第一层较宽大,二层稍小,四檐翘起,正中刻有“龙凤呈祥”的镏金长匾额,美观大方,威武雄壮。北门较小,俗称鬼门,历来是处斩罪犯之门。

抗战以来,国民党反动派借口抗日,把城壕外二十多米以内的枣树、房屋全部砍掉拆除,再架上铁丝网,说是阻击敌人,谁知敌军未来前的半个多月,守城国军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丁点作用没起,真是劳民伤财,被人民群众称为“刮民党”。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又侵占了华北(山西省)。日寇在芮城县陌南镇修炮台,于1938年2月开始炮轰灵宝古城。1938年7月中旬从运城飞来七架飞机,投弹数十枚,南大街刹时成了一堆瓦砾,血肉飞溅到墙上、门板上,真是惨不忍睹。为了防御敌机突袭,方便群众四散躲避,四周城墙被扒除,只剩下几座孤零零的城门楼,后被黄河水淹没,陷入泥沙之中。现在人们看到的是城东的沟坡,城南的南岭,城北的枣园,城西的孟村塬及火车洞。

山水环抱灵宝城

家乡面貌美如画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