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性格是天生的吗(性格大部分是天生的吗)

性格是天生的吗(性格大部分是天生的吗)

更新时间:2022-04-25 05:00:30

不是,简单的可以理解为:人的性格中一部分是天生的,一部分却是后天形成的。

具体的,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性格人格气质的区别和关系。

1、我们常说的先天部分,往往是气质的部分。

一个人他是好动还是好静,情绪是平稳还是容易波动,是好斗还是温和,这都是天生的。

比如,一般来说,一个小孩子在三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观察到,他是喜欢人多热闹的场合,还是喜欢一个人自己玩游戏了。

2、而性格中也包括通过后天,个体与外界环境、与社会相互作用而出现的产物。

这关乎这个人后天的思维模式、判断标准,甚至是品格。

举个例子:男朋友这几天对你没之前热情,你马上很焦虑很紧张,患得患失,变得不安,这是你的气质类型;然后你推断可能是男朋友不爱你了,或者男朋友可能出轨了,这是你的性格。

  • 气质是:内外向、适应性、稳定性;
  • 性格是:由之前经验和环境建立的认知和思维模式。

人格则是包含性格气质的综合概念,所以我们在谈论“性格”的时候,往往是在谈论这个人的人格。


中国有一句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其实这句话并不完全,因为一定程度上,人格的发展是根据成长的不同过程而流动变化的,就像过关斩将一样,每过一关,就会有一个永久的游戏成就,不能再更改了。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我们的人格会通过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有不同的人生挑战,而每一个挑战的成功与否,都会影响到我们所获得的的【性格】是好还是坏。而最影响人的性格的,是前六个阶段。

我从哪来?

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像还没有自我的意识,但其实这时候正是一个人安全感形成的关键时刻——妈妈有没有好好地照顾?家庭是否能提供安全的环境?

如果妈妈照顾得不好,经常让孩子冻着饿着,那么孩子就会失去最基本的信任。这样的孩子会表现出没有生命力,总是怀疑别人与外在环境的特点。

第二阶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

这一时期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肛欲期,正是规则感渐渐形成的时候。这个阶段孩子会开始形成自己的意识,他会接受到父母的要求(比如吃饭、如厕等等)——而这正是社会规则的前身。

面对这个考验,孩子如果成功地完成了这些测试,以后则会很容易坚定自己的想法,并与社会环境的要求相接轨。反之,则会变得抗拒、畏惧外在的、社会的要求,变得容易害羞与自我怀疑。

第三阶段:学前期(3~6岁)主动与内疚

这一时期是儿童第一次走出家门,开始接触其他小朋友,并且接触“社会”的时期。他会接收到更多的外在刺激,并作出自己的回应。

如果他的好奇心与各种稀奇古怪的尝试,能够赢得同学玩伴、老师或者父母的赏识与鼓励,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很有能力,会变得越来越有创造力,并且希望能够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

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都是贬低,嘲笑或者不理解,甚至制止。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长大后也会开始更容易听信别人的建议,自己不敢作出改变,总是顺其自然,没有主见。

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勤奋与自卑

这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一个人最深层的人格特点会在这个时间段形成。在这个时期,人会经历社会的初始形态——即学校。在学校里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完成学业,而另外一个则是交到朋友。

如果上三个阶段能够顺利通过考验的孩子,通常面对这两个挑战也能够顺利完成。完成之后他们可以获得满满的正反馈,这些正反馈会反过来让他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最终成为一个阳光、正能量、乐观的人。

反之,当这这些任务比较困难的时候,在学业和人际上的负反馈会不断地告诉这个孩子:你不行。

这会让他从内心深深地烙下【自卑】的印记,从而影响他们对于工作、对于社交、甚至对于自我深深的恐惧和焦虑。

PS:长大后大多数的童年创伤体验,超过一半都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

第五阶段: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简单解释一下,进入青春期后会有强烈的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的错位感。青春期的孩子最喜欢思考的问题就是哲学三连:

我是谁?

我从哪来?

我要去哪?

这种错位感的源头,是青春期之后心理成长跟不上身体成长。正因为跟不上,所以才会可以地摆出“小大人”的感觉,装作成熟。目的也很简单,其实就是通过自己的变化,来获得外界的认可,从而让自己认可自己。

如果能够顺利通过上一个学业与社交的关卡,那么这一关也能继续吃红利,渐渐发展出稳定的、自信的人格。并且通过对于规则(学习的过程)与社交技巧的磨炼,也会越发趋于成熟,渐渐让自己的灵魂跟上自己的身体,最终达成自我的认同(即自我同一性)。

而上一关就过得磕磕绊绊的孩子,在这一时期会更加的自我怀疑,很难在这么一个充满挑战的时刻找准自己的定位。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更不知道社会想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这一关卡失败的孩子,很容易没有自我认同感,长大之后也会非常容易陷入迷茫,生活中没有激情,找不到目标。

第六阶段:成年期(18~40岁)亲密与孤独

这个时期是一个集大成的时期,以往所有的人格问题,都会在这个阶段突出的爆发。它可能爆发在你的工作学业上,可能爆发在你的亲密关系上。

有的人性格很暴躁,那么很可能他本身对人就没有基本的信任,同时在自我认同上又有极大的童年创伤。最终导致了他对最亲密的人的基本态度是怀疑,总是觉得对方瞧不起自己,最后以愤怒和暴力作为对这些创伤的反抗手段。

有的人性格很软弱,那么很可能他在儿童期和学前期积累了太多的害羞与内疚的创伤,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总是把错归结在自己的身上。总是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是自己拖累的大家,自己没有资格等等,最后以逃避或者讨好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焦虑。

因此,能够顺利通过前面五个关卡的人,就是一个信任、自主、主动、勤奋、自信的人,自然就能收获非常完美的亲密关系。

相反,一个总是怀疑、害羞、内疚、自卑、迷茫的人,往往无法收获亲密,而是在亲密关系中再次获得孤独的成就。

一个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环境,但是在面对考验的时候,仍然会有自己不同的选择,即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性格可以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与生俱来的只有气质,即是内向,还是外向。但是剩余的其他人格品质与特点,以至于一个人的修养与品格,都是有着复杂的后天环境塑造而成的。


我是深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书籍《非暴力沟通两性篇》译者,大连市心理协会会员,34岁,已婚已育,愿意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态度。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