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塔属于什么建筑(塔的建筑结构名称)

塔属于什么建筑(塔的建筑结构名称)

更新时间:2022-05-23 14:07:26

来源:中国民族建筑

古建知识解读

在中华文化中,塔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学层面。塔承载了中华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探索和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媒介。塔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类型,它标志着中国古代高层建筑的发展水平。

中国的塔究竟有多少,确实没有详细统计,有些资料统计也不全面。有些塔在深山中,有的在旷野中,有小有大,许多村庄里有小塔,所以没有全面的统计。根据历年来的文献记述以及实地考察推测,大约有两万余座。

塔分布于全国各地,一种是“佛塔”;另一种是“文峰塔。文峰塔自14世纪开始建造,仿照佛塔的式样,几乎每个县城一座,尤以南方各地为多。如果不是专门研究塔的人去看,这种塔很容易被当作佛塔了。其实二者不完全一样,这一点是要注意的。

江苏扬州文峰塔

佛寺有的建在平地上,既可见于城镇,也可见于乡村;还有的远离尘世,建在山上,叫“山寺”。塔是佛教建筑的一种,凡是有塔的地方原来必然有寺院。有塔必有寺,因而塔常常出现在平地、海边、高山、丛林中。有的因年代久远,寺院房屋塌毁,只留有一座孤塔。

佛塔最早用来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它源于古印度,一说佛陀在世时王舍城有一位孤独长者就已开始建造佛塔,用以供养佛陀的头发、指甲,来表达人们对佛陀的崇敬。一说是佛陀涅槃后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的塔,梵文音译“窣屠婆”(Stupa),巴利文音译“塔婆”(Thupo),别音“兜婆”或称“浮屠”。中文译为“聚”“高显”“方坟”“圆冢”“灵庙”等,另有“舍利塔”“七宝塔”等异称。隋唐时,将译名统一为“塔”,并沿用至今。

中国最高的塔,要数河北定县城开元寺塔。塔建于宋代,从塔底到塔刹尖部高度85.6m,这是全国最高的一座塔,这座塔全部用砖砌筑,十分精美。

中国的古塔可按照两种方式分类:

河北定县城开元寺塔

呼和浩特慈灯寺金刚宝座塔

我们看一座塔,不能单纯地看它的外形,追求形式,应当从内部构造与外部式样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实际上中国的塔不全是高层建筑,也就是说不全是楼阁式塔,而楼阁式塔则是其中的一部分,中国大量的塔是砖塔。而且辽代大部分的塔是不可能登人的,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塔,所以不可一概而论。

中国大陆上的塔数量很多,式样都不相同,塔的性质与佛教的分支宗派也有很大关系。从中国建塔的历史发展看,应是先有木塔,后有砖塔,后来通过研究才发现,这两种塔是几乎同时向前发展的。

承德须弥福寿之庙的楼阁式琉璃塔

下面通过分析唐代、宋代和明代的砖塔,我们可初步总结出中原地区的砖塔发展规律及其构造方法。

唐代砖塔的特点是平面方形,一般都建13层,合计40多m。它采用砖壁木楼板空心结构方法,构成楼阁的形式。外檐用叠涩出檐式,斗拱很少,塔身素面,不做装饰纹样,长安县香积寺塔为唐代砖塔带有彩画的一例。其他都是素砖,表面装饰甚少,如甘肃政平塔、陕西澄城塔。

宋代砖塔的特征是,平面以八角形为最多,也有一些塔平面为方形。过去认为凡是唐塔都是方形,宋塔都是八角形,实际上有一些宋塔平面也为方形。宋塔的式样亦做楼阁式,在塔身部分施平座、栏杆,式样变化多,塔身做出门窗,施有单抄斗拱。宋代砖塔的总体规模 没有唐代砖塔宏伟壮观。具有代表性的塔有上海松江兴圣教寺塔、河北正定开元寺塔等。

明代砖塔的平面呈八角形,高度以13层为最多,一般高度都是40m,它的结构特征是砖壁、楼梯、楼板三项结合起来,成为一组整体,因而省去了木制楼板。楼层十分坚固耐久,塔下部建有很大基座,塔身及檐部完全模仿木结构式样,檐部斗拱趋于烦琐,喜欢用垂莲柱等装饰。

判断一座寺院年代的一般规律是:唐代寺院都将塔建在大殿之前,取“前塔后殿”的布局, 或者是取“塔殿并列”的布局;宋代建寺则将塔建在大殿后面,塔便成为次要建筑。据此可以区别唐、宋寺院。

发展民族建筑事业,弘扬民族建筑文化。我们在这里对塔的分类和不同年代的形制做了简单介绍,希望对读者提升中华文明认识有所帮助。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信息宣传部整理、编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期)

本文来自【中国民族建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