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田螺和河蚌哪个净水好(河蚌的养殖方法)

田螺和河蚌哪个净水好(河蚌的养殖方法)

更新时间:2022-10-30 03:11:01

田螺和河蚌哪个净水好,河蚌的养殖方法

  • 1. 河蚌的养殖方法,田螺和河蚌哪个净水好
  • 2. 食用河蚌的养殖方法,养河蚌的正确养法
  • 3. 淡水河蚌养殖方法,养河蚌的技术和方法
  • 4. 河蚌怎么养殖,
  • 5. 河蚌的养殖会对水体造成哪些危害,养河蚌的十大坏处
  • 1.河蚌的养殖方法,田螺和河蚌哪个净水好

    1、河蚌养殖时水面不能太小,要求6000m2以上。如面积太小,水质环境变化大,不稳定,影响蚌的生长。

    2、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最好2-3米,低于1米或高于5米均不宜养殖。

    3、水源充足,且无各种污染,有毒物质含量不得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4、一定速度的流水(每种流速不超过0.1米),对蚌的生长与珍珠的生长有利。生产实践证明,蚌育珠在有流水及其条件好的河、湖中,养殖一年可产珍珠5-8克/只,而静水水域中养殖3年才能产珠5-8克/只。

    5、充足的阳光照射,能够直接产生热效应,从而为育珠蚌及其饵料生物提供能量能源。光照对珍珠的颜色及其光泽也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可增加水中的溶氧,又可促进水体的运动和热量的传递。

    6、育珠水域土质以粘土最好,河土次之,黄土、砂泥土最差。池底要有适当淤泥。

    7、PH值在7-8是最透宜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质的分泌。

    8、溶氧一般夏季水体要大于5毫克/升,冬季要大于3毫克/升。

    9、蚌水域透明度以30厘米较好。

    10、蚌对水温的最适范围为18-28℃。

    11、水体中无机盐的含量以钙离子最重要,因为钙是珍珠和珠蚌贝壳的主要成分。通常要求水中含钙量在10毫克/升以上,当水体中含钙量低时,可通过施生石灰来解决。

    12、氮是一切藻类生长必须的营养之素。氨氮含量高说明水体比较肥,超过2毫克/升,说明水体污染较严重,对蚌的生长和成活有影响;当氨氮含量低于0.1毫克/升时,说明水质太瘦,不能满足天然饵料增殖的需要。

    2.食用河蚌的养殖方法,养河蚌的正确养法

    1、食用河蚌养殖时水面不能太小,要求6000m2以上。如面积太小,水质环境变化大,不稳定,影响蚌的生长。

    2、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最好2-3米,低于1米或高于5米均不宜养殖。

    3、水源充足,且无各种污染,有毒物质含量不得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4、一定速度的流水(每种流速不超过0.1米),对蚌的生长与珍珠的生长有利。生产实践证明,蚌育珠在有流水及其条件好的河、湖中,养殖一年可产珍珠5-8克/只,而静水水域中养殖3年才能产珠5-8克/只。

    5、充足的阳光照射,能够直接产生热效应,从而为育珠蚌及其饵料生物提供能量能源。光照对珍珠的颜色及其光泽也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可增加水中的溶氧,又可促进水体的运动和热量的传递。

    3.淡水河蚌养殖方法,养河蚌的技术和方法

    1、水面不能太小,要求m2以上。如面积太小,水质环境变化大,不稳定,影响蚌的生长。

    2、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最好23米,低于1米或高于5米均不宜养殖。

    3、水源充足,且无各种污染,有毒物质含量不得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4、一定速度的流水(每种流速不超过0.1米),对蚌的生长与珍珠的生长有利。生产实践证明,蚌育珠在有流水及其条件好的河、湖中,养殖一年可产珍珠58克/只,而静水水域中养殖3年才能产珠58克/只。

    5、充足的阳光照射,能够直接产生热效应,从而为育珠蚌及其饵料生物提供能量能源。光照对珍珠的颜色及其光泽也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可增加水中的溶氧,又可促进水体的运动和热量的传递。

    6、育珠水域土质以粘土最好,河土次之,黄土、砂泥土最差。池底要有适当淤泥。

    7、PH值在78是最透宜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质的分泌。

    8、溶氧一般夏季水体要大于5毫克/升,冬季要大于3毫克/升。

    9、蚌水域透明度以30厘米较好。

    10、蚌对水温的最适范围为℃。

    11、水体中无机盐的含量以钙离子最重要,因为钙是珍珠和珠蚌贝壳的主要成分。通常要求水中含钙量在10毫克/升以上,当水体中含钙量低时,可通过施生石灰来解决。

    12、氮是一切藻类生长必须的营养之素。氨氮含量高说明水体比较肥,超过2毫克/升,说明水体污染较严重,对蚌的生长和成活有影响;当氨氮含量低于0.1毫克/升时,说明水质太瘦,不能满足天然饵料增殖的需要。

    13、亚硝酸盐含量应在0.010.1毫克/升之间。含量超过0.1毫克/升就会出现蚌珠生长缓慢或死蚌现象。

    14、养殖水域应无水生维管束植物,以防其与育珠蚌的饵料生物争夺营养。对于一些敌害生物如虾、蟹等也应及时清除。

    4.河蚌怎么养殖,

    1、河蚌养殖方式多采用吊养和笼养,吊养方法有单个吊养和串养在一根线上吊养两只蚌以上,笼养数量依笼(网笼、网夹)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只蚌都能接触笼底为适宜。

    2、育珠河蚌一般亩养殖池塘为800-1200只,外荡为600-800只,养殖密度具体视体重肥度,水体流动,水体深度等理化,生物因随蚌体大小适量增减。

    3、河蚌养殖已成为我市外荡渔业之体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生产内容,以育珠为主的池塘可以适量放养草鱼,鳊鱼,鲫,鳜鱼,黄颡鱼等及搭养少量鲢,鳙鱼,以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

    5.河蚌的养殖会对水体造成哪些危害,养河蚌的十大坏处

    1、养殖河蚌需要投放的化肥和饲料对于水体的毁灭性污染。

    2、由于珍珠养殖存在过度投肥的问题,对水质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3、河蚌养殖就像蝗虫一样,流‘蝗’过境,水体内生物链毁灭。

    4、河蚌若死亡,就会发臭,短范围内会影响整个水质变臭。河蚌死亡会影响水质的。

    5、蚌养一段时间后,在养殖地和蚌体上常附生大量的附泥和生物(如水藻类、淡水海绵、聚缩虫等)。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