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耶稣与佛教的关系,佛大还是耶稣大
1、他们一个是东方的神,一个是西方的神,两者产生的时间完全不同,没有历史传承,也没有任何渊源。
2、一个是西方的基督,神的儿子,一个是佛教中的佛祖,至圣。没有什么交集。佛祖的出生年代较耶稣早了565年。在佛祖涅槃486年后,耶稣圣者才出生。
3、基督教比佛教晚了差不多500多年,但目前的基督教徒认为应该从犹太教开始算,认为比佛教早。两者都是各自宗教的最高精神所在。
2.苯教与佛教的区别,苯教信奉的是什么佛
1、原始苯教和原始佛教有本质区别:苯教信仰万物,佛教信仰佛陀。
2、苯教是西藏地区的原始本土宗教,当佛教传入中国西藏的是时候,与苯教经过一段时间的斗争,或者说是取长补短,形成了现在的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不是小乘佛教,也不是大乘佛教,自己一教派。中国佛教分为大乘小乘藏传。
3、松赞干布在西藏广传佛教,取代苯教。苯教后来也发现自己有不足的地方,就开始效仿佛教的一些内容。现在藏族应有信仰苯教的信徒。
4、从苯教所供奉的神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神来源于佛教,有许多神像也是仿照佛教神祗的形象来塑造的。即便是作为始祖和供奉主神的丹巴辛饶像,在一些寺庙中也是按释迦牟尼像仿塑的。苯教中的佛、法、僧“三宝”供奉也是从佛教中学习而来的,所不同的是苯教的佛宝是丹巴辛饶;法宝是指丹巴辛饶的苯教经典和理论;僧宝是指丹巴辛饶的弟子。
5、活佛制度是藏传佛教的基本特征之一。但一些苯教寺庙也相继将活佛制度引进了苯教。如德格登青寺就是在清才初开始设置活佛,并追封历代主寺高僧为本寺活佛。
6、但苯教的活佛制与藏传佛教仍有一定区别,这主要表现在活佛职位的继承方式上,苯教显得比较混乱。如有的寺庙象藏传佛教一样,通过转世灵童来继承;有的寺庙活佛则通过娶妻生子而实行世袭。有的苯教寺庙还没有活佛系统,寺庙的最高主持为堪布。
7、在苯教中,堪布的袭职方式依然十分混乱,但仍能看出它与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的明显联系。如:有的寺庙堪布采用世袭(堪布不能结婚,由其侄儿世袭,有的寺庙堪布实行转世,有的寺庙堪布则通过抽签袭职,还有的则是由上一任堪布预先指定等。
3.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佛和道哪个更高深
1、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是世界观不同。
2、佛教是无神论,道教是有神论。对待生死的态度不同。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主张不同。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切来说都是苦海。对来生今生的态度不同。佛说来世,道重今生
4.印度教与佛教的区别,佛教为什么斗不过印度教
1、起源不同
印度教形成于2世纪左右,奥义书集大成,六派哲学体系渐成,它是综合各种宗教,主要是婆罗门教信仰产生出来的一个新宗教,其继承婆罗门教的教义,仍信仰梵,并对存在着造业、果报和轮回的观点,赞成和积极发挥。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释迦族的乔答摩·悉达多。
2、教义不同
印度教教义主要有主神论、种姓分立、因果报应、祭祀万能、吠陀经典。
佛教的教义非常丰富,基本教义可以用“四谛”来统摄,佛教的根本教理是“缘起无我”(大乘说“缘起性空”),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最根本特色是“三法印”。
3、宗教节日不同
印度教主要节日有排灯节、好利节、无遮大会。
佛教的主要节日有佛诞节、佛成道节、盂兰盆节等。
5.耶稣的故事,耶稣的故事全集在线听
1、骑驴进圣城
耶稣和门徒来到橄榄山,他叫两个门徒来,说:到对面村子去,有一头没有人骑过的小驴,你们把它牵来,人若问你们为什么要解开它,就说:主需要。二人照耶稣的吩咐到了那个村子,把小驴解开牵回来,并把自己的衣服搭在驴背上,让耶稣骑上去,其他人便把衣服铺在路上,为主开路。
耶稣骑着小驴下橄榄山,门徒为以往看到的神迹奇事欢呼歌唱,群众手拿棕榈枝来欢迎,并高呼:和撒那,欢迎奉主名来的和平君王。门徒欢呼着、歌唱着,几个法利赛人对耶稣说:约束一下你的门徒吧。耶稣说:如果她们不出声,这些石头也要欢呼。在群众热烈的欢呼声中,耶稣光荣地进入耶路撒冷。
2、税官撒该悔改
进入了耶利哥城,城里的人都跑出来看耶稣。城里有一个非常富有但名声也极坏的税务总长,名字叫撒该,他很想看看耶稣,但是自己的个子太矮,人群挡住了他的视线,他怎样跷高脚、伸长脖子都看不见,只好爬上路旁的一棵大桑树,居高临下,等着耶稣经过。
耶稣过来抬头看见爬在树上的撒该,就说:撒该下来,今天我到你家里作客。撒该由树上跳下来,兴高采烈地带耶稣往自己家里走,边走边诚恳地对耶稣说:主啊,我愿意把我财产的一半分给穷人,从前我欺骗过谁,现在四倍偿还。耶稣也高兴地说:今天救恩临到这一家了。
3、耶稣爱小孩
耶稣在讲道的时候,一些母亲抱着自己的婴儿来见耶稣,要求耶稣摸摸她们的孩子,为孩子们祝福,门徒看到了就责备她们别麻烦耶稣好不好,耶稣却叫母亲们过来,说:别禁止她们,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因为上帝的国是属于这样的人的,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凡是不像小孩子一样接受上帝的国,绝不能进去。说罢,耶稣就一一为小孩子祝福。小孩子的母亲们非常高兴。
学习:主耶稣爱小孩,我们也该像他那样去爱我们的兄弟姐妹、朋友、同学以及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