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课文《灯笼》回忆了哪些与 灯笼 有关的生活景象(灯笼文章中围绕灯笼写了哪几件事)

课文《灯笼》回忆了哪些与 灯笼 有关的生活景象(灯笼文章中围绕灯笼写了哪几件事)

更新时间:2025-02-02 11:30:25

课文《灯笼》回忆了哪些与 灯笼 有关的生活景象

生活景象

1. 父亲给人家做灯笼,一视同仁,有求必应.
2.父亲一丝不苟地制造每盏灯笼.
3.父亲将自家的灯笼送给了拴柱.

扩展资料

《灯笼》 吴伯萧

  一 内容简介:

  文章以“灯笼”为线索,抒写了与灯笼相关的回忆,由灯笼联想起亲人的关爱,又联想起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壮烈事迹。作者喜欢灯笼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与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 作者简介:

  吴伯萧(1906年-1982年),1906年3月13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满怀报国之志,毅然放弃了优裕的生活,于1938年4月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先在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一大队政治班学习四个月,后到晋东南前方工作,写了《潞安风物》、《冰州行》、《响堂铺》、《路罗镇》等大量作品。1925年发表处女作《白天与黑夜》。

  1941年8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2年5月,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和整风运动,聆听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思想境界有了很大提高。

  在延安期间,他先后担任陕甘宁教育厅教育科长、文化协会秘书长、延安大学和华北大学教授,并发表了《战斗的丰饶的南泥湾》、《一坛血》、《黑红点》、《化装》等大量反映当时抗战军民英勇斗争的文章,后来这些文章由作家出版社收入在《烟尘集》中,于1955年出版。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