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关于义的故事或典故(义的故事简短30字有寓意)

关于义的故事或典故(义的故事简短30字有寓意)

更新时间:2025-04-02 18:24:00

关于义的故事或典故

“义”就是道义,就是为人之正道,是做人最基本的德行之一。孟子讲“舍生而取义”,孔子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见义不为,无勇也”,可见对这个“义”都非常的重视。我们生活之中处处都离不开这个“义”字,“义”就是用来做人做事的,合乎天理,顺乎人情,不违背良心,就是义。下面分享二个小故事。

一、唐朝时郑义宗的妻子卢氏,大略也看过一些经史子集,平日对公公婆婆非常孝顺。有一天晚上,家里来了几十个强盗打劫,其他家人都躲藏起来,只有婆婆因为年纪大了未能逃走。卢氏就拿着菜刀站在婆婆旁边保护,结果被强盗打的差点死去。强盗走后,家人问她为什么不害怕呢?卢氏就说:

“人所以异于禽兽者,以有仁义也。即使邻居遇到危难,也要赶去救援,何况是自己的婆婆,哪里可以把她舍弃呢?万一让她丢了性命,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

婆婆听了后,非常感动。卢氏虽然只是略读经史子集,却能透彻领悟书中的意思,能够身体力行,确实不容易做到。

二、宋朝的范仲淹,少年丧父,家道贫寒,一生乐善好施。少年时便以天下为己任,留下千古传诵的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刚做上大官时,就买了靠近城墙的一千亩好田,称作义田,用来供养家族里的穷人,让他们有饭吃,有衣服穿,凡是有婚丧嫁娶的事情,也出钱周济他们。另外他还出资创办义学,让家族中贫寒的子弟能够免费上学。

这二个故事讲的都是“义”,他们都得到后人的尊敬和效仿,其实无论贫富贵贱,这个“义”字,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所以我们大家不应把金钱看得太重,而应该一切以义字为先,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才不会愧对祖先。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