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80 年代,勃雷柏首次提出将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在教学大纲和教学 实践中,指出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语言。勃雷柏被认为是任务型学习的创始人。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式。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起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Dewey)提出的“learningbydoing”的教育模式,提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1979年,印度教育学家Prabhu将任务设计应用于语言教学实践,他在1983年正式提出“任务驱动教学”的概念,并在教学大纲中明确将任务设计列为主要的教学活动。
另一位比较有影响的人物是意大利教育家JaneWillis,她在1996年的专著《AFrameworkforTask-BasedLearning》一书中,将任务驱动式教学分为任务介绍、任务执行、任务解决和再练习等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