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地形特征是有高原
墨西哥南部称“中央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2,000—2,500米,多宽广平坦的山间谷地和火山锥,土壤肥沃
墨西哥高原:北美大陆南部墨西哥境内中部的高原。墨西哥高原占全国面积的5/6,北起墨、美边界,东、西、南三面为马德雷山脉所环绕,面积120万平方公里。高原边缘山脉的外侧陡峭,内侧平缓宽广,使高原在地貌形态上似一方桌隆起在两侧海岸平原之上,故称“梅萨”(意为桌状高原)。 墨西哥地形主要为山地和高原,总称墨西哥高原,所以墨西哥又被称为“高原之国”。
科迪勒拉山系的地貌结构自成一体,它是由一系列纵向山脉、山间高原、盆地和谷地组成,但其南北两段略有差异:墨西哥高原位于北段,北段(北美)大致可分为东、中、西三个纵列带。
中部为山间高原盆地带。自北而南有育空高原、不列颠哥伦比亚高原、哥伦比亚高原、大盆地、科罗拉多高原和墨西哥高原。分布范围很广,其构造地形差别也大。墨西哥高原具有断块山与盆地间错分布的特征,南部较高,南缘有一条东西向火山带。
墨西哥高原
东部以落基山脉为主体,其北有布鲁克斯山,其南为墨西哥高原东侧的东马德雷山。落基山脉南北延5000千米,一般高2000米,南部高峰可达4000米以上。落基山构造复杂,大多以褶皱和冲断层为基础,呈现为条状山脉和间隔断层谷地为主。著名的黄石公园就位于它的中段,以温泉和喷泉著称。
墨西哥的气候深受地形的影响,墨西哥的居民、主要城市多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气候宜人的高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