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要探究《铁道卫士》的故事是否存在真实原型,我们只要看一下央视电影频道在重播该片时的一段采访就知道了。
接受采访的是一位受人尊重的长者,当年他曾在辽宁某公安部门担任侦查员。据这位年过古稀依然精神矍铄的老公安战士回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不久,他所在的侦察科朝夕相处的战友张国华忽然就不见了,一段时间里同志们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过了很久之后才揭晓了谜底:原来张国华是突然去了沈阳,被沈阳铁路局公安处紧急借调过去执行一项卧底任务,最后一举破获了潜伏在沈阳地区的敌特组织。
大家一看就明白了,这个忽然神秘消失,悄悄深入敌巢执行卧底任务的侦察员张国华,正是《铁道卫士》主人公高科长的原型之一。
根据采访者的后续介绍,该片的故事情节正是取材于沈铁公安处破获的两起重大案件。
第一起案件发生在1951年初,沈铁公安处接到上级通报,有一名负有重要任务的敌特人员,将在我国东北地区上空实施空降,然后伺机与敌方安插在我沈阳铁路部门内部潜伏多年的特务接头。
为了获得更多线索,力求破案战果最大化,我公安机关决定对入境敌特暂不抓捕,而是实行秘密监视,但又不能让他与内应接上关系。所以我们抢先一步,将那个潜伏在沈铁内部的特务分子秘密抓捕。
与此同时,省厅又将在外地工作的侦察员张国华紧急调至沈阳,冒充已被我方抓获的铁路内部潜伏特务与敌接头,以期打入其内部进行卧底。
张国华与空投入境的敌特接上关系后,狡猾的敌人对张国华充满狐疑,变着法的反复对其进行试探摸底,一招接着一招防不胜防。但张国华以一名优秀侦察员的硬核素质,见招拆招无招胜有招,终使敌人放松了戒备,最后里应外合将敌特团伙一网打尽。
另一起案件发生在1950年11月,活动在锦州、盘锦、阜新、朝阳等辽宁西部地区的敌特组织“国际救国军”,阴谋配合所谓“韩战”策动武装叛乱。而隐藏在我铁路内部一火车站值班员成了该团伙的内应,为其大量搜集我军事情报。
沈铁公安机关侦察员杨成弟和省厅侦察科长赵皎等人深入虎穴,运用灵活机智的侦察手段和斗争策略,将50余名敌特分子全部抓获。
据当时指挥破案的沈铁公安领导介绍,后来电影里的人物,不光是高科长和马小飞,就连站长、王曼莉、顾调度、许福祥等,都是有其生活原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