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注塑时怎么清除应力痕(注塑应力痕十大解决方法)

注塑时怎么清除应力痕(注塑应力痕十大解决方法)

更新时间:2025-05-29 20:01:02

注塑时怎么清除应力痕

1、生产过程注意保持模板分型面的紧密吻合,特别是型腔周围区域,一定要处于真正充分的锁模力下,避免纵向和横向胀模。

2、降低注射压力、时间和料量,减少分子的取向。

3、在模面应力痕位置涂油质脱模剂,一方面使这个位置不易传热,高温时间维持多一些,另一方面使可能出现应力痕受到抑制。

4、改进模具设计。如采用弹性变形量较小的材料制作模具,加强型腔侧壁和底板的机械承载力,使之足以承受注射时的高压冲击和工作过程温度的急剧升高,对应力痕易发区给予较高的温度补偿,改变料流方向,使型腔内的流动分布合理。

5、考虑换料。扩展资料注胶主要类型:1、橡胶注塑:橡胶注射成型是一种将胶料直接从机筒注入模型硫化的生产方法。橡胶注塑的优点是:虽属间歇操作,但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取消了胚料准备工序,劳动强度小,产品质量优异。2、塑料注塑:塑料注塑是塑料制品的一种方法,将熔融的塑料利用压力注进塑料制品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想要各种塑料件。有专门用于进行注塑的机械注塑机。目前最常使用的塑料是聚苯乙烯。3、成型注塑:所得的形状往往就是最后成品,在安装或作为最终成品使用之前不再需要其他的加工。许多细部,诸如凸起部、肋、螺纹,都可以在注射模塑一步操作中成型出来。

塑胶产品中的应力痕: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形成的不平衡构象,在成型之后不能立即恢复到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平衡构象,是注塑制品存在内应力的主要原因。

另外,外力使制件产生强迫高弹形变也会在其中形成内应力。

应力痕大多出现在靠近分型面的产品边缘上。是由无数与料流方向垂直的拉伸取向分子和它们之间的微细距离组成的集合体。

在应力痕方向上尚存在高分子连接相,因而应力痕还不是裂缝,在适当的加热下,有可能使拉伸取向分子回复自然卷曲状态而使应力痕消退。

具体解决措施:

(1)生产过程注意保持模板分型面的紧密吻合,特别是型腔周围区域,一定要处于真正充分的锁模力下,避免纵向和横向胀模。

(2)降低注射压力、时间和料量,减少分子的取向。

(3)在模面应力痕位置涂油质脱模剂,一方面使这个位置不易传热,高温时间维持多一些,另一方面使可能出现应力痕受到抑制。

(4)改进模具设计。

如采用弹性变形量较小的材料制作模具,加强型腔侧壁和底板的机械承载力,使之足以承受注射时的高压冲击和工作过程温度的急剧升高,对应力痕易发区给予较高的温度补偿,改变料流方向,使型腔内的流动分布合理。

(5)考虑换料。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