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孩子做好榜样
父母应该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在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在对孩子做要求的时候,首先我们自己就应该做到,你希望孩子能够养成的品质,自身就应该拥有。想要孩子勤奋,首先我们自己就不应该是一个懒惰的人,否则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还怎么去要求孩子做到?人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尤其如此。
2、让孩子得到锻炼
千万不要放过任何能够锻炼孩子的机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他独立完成。很多时候,父母的过度保护反而让孩子丧失了独立能力和自信。多让孩子尝试,给他更多的鼓励和信心。
3、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要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样不仅让孩子生活的更加规律,而且对孩子的健康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非常大的好处。特别是上学以后,要给孩子留出适当运动和早餐的时间,只有良好的作息习惯,才能让孩子保持精力充沛,也不会因为“累”而变得越来越懒。
4、给孩子一点时间
很多时候,我们要给孩子多留出一点时间,多一些耐心和理解。适当的催促和引导可以给孩子动力,但要注意过犹不及的道理。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也许你会发现,有些时候孩子并不是懒,而只是需要我们给他一点适应的时间罢了。
一、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辛劳。身为父母,虽然不应该向孩子灌输家庭贫穷的观念,但是也要让她明白,父母工作或者家务是多么的辛苦。要让她知道,家应该是所有人一起呵护的,而不是只有爸爸妈妈来呵护。家长可以假装身体不舒服,让孩子来帮忙做家务,让女儿体验、感受家务劳动。
二、和孩子认真交流一次,家庭会议形式最好。一家人一起来讨论女儿应该做些什么,最重要让孩子自己说,自己应该做什么。会议讨论的结果,以后她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好。洗袜子、收拾房间、整理书桌等,全部由她自己来完成。起初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奖励办法,以书面形式打印出来,每次女儿完成,做上记录,让她有成就感。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好的习惯。
三、给孩子个目标,让孩子忙起来。忙着的人比懒着的人更快乐,但是没有目标的瞎忙所带来的罪恶感,会扼杀了这种快乐。所以家长要注意让孩子忙起来首先要给孩子一个有建设性的目标,比如让孩子每天早起,制定6点钟起来晨读的目标,家长可以适当地帮助孩子明确自己做事的目标,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孩子虽然性格懒散,但是只要有目标,就愿意忙起来。
四、探寻孩子内心的想法。家长不妨去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为什么不愿意努力,到底是因为爸爸妈妈的训斥,还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没有努力的欲望。这种了解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尤为重要的,所以,家长应该清楚孩子本身的特点,才能给予她相应的刺激。
五、及时纠正孩子的懒惰行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除了亲身示范作用,家长也应该起到督促、劝导的作用。在孩子注意力分散、持久力下降的时候,一定不要由于一时心软就放纵孩子。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规矩是可以被随意打破的,不但不利于孩子的自律,更不利于激发她的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