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
奥匈帝国于1915年短暂占领过塞尔维亚,1918年奥匈帝国战败解体,塞尔维亚复国,而原奥匈帝国吞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组成南斯拉夫联盟
是的。
1914年6月28日,这一天是星期天,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阳光明媚,奥地利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携妻索菲亚来这里作特别访问。
他此行的目的是想使妻子得到她在维也纳得不到的皇室荣誉。
然而他却忘记了,这块土地是奥地利6年前才吞并的,对他充满了仇恨,刺杀他的阴谋正在酝酿着。
当枪弹打穿斐迪南的脖颈和他妻子腹部的时候,随着两股鲜血的喷出,一场把全世界都卷入的战争开始了。
普林西波成为永载史册的人物,历史的进程往往充满了偶然因素.20世纪,摆脱了土耳其人统治的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地区日趋强大起来,已成为南部斯拉夫人反对外国统治、争取民族统一的核心。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的斯拉夫人,强烈要求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建立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
以塞尔维亚为中心的南斯拉夫民族统一运动的发展,使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极为不安。
因此,奥匈加紧进行以摧毁塞尔维亚为目标的战争准备,而主持制定侵略塞尔维亚战争计划的正是斐迪南和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冯•赫特岑多夫。
当时,在塞尔维亚国内已出现反奥宣传活动和爱国团体。
1908年成立了“国防会”,1911年成立了“黑手会”(又称“不统一毋宁死”)。
这两个组织受到欧洲以巴古宁、克鲁泡特金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
“国防会”主张进行游击战来阻止奥匈帝国吞并塞尔维亚,并招募和训练志愿军。
“黑手会”主张采取恐怖行动,它的奋斗目标是“实现民族的思想,统一所有塞尔维亚民族”。
黑手会的活动方式是,单线联系,秘密活动,绝对服从,勇于牺牲。
领导这个组织的是塞尔维亚参谋本部情报主任德拉古丁•提米特利耶维奇上校。
20世纪初,巴尔干地区多次发生暗杀事件,许多青年爱国者都以献身精神去进行这些恐怖活动。
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争夺欧洲霸权和分割殖民地的斗争中,已结成了两个互相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即德、奥、意三国同盟和法俄同盟。
进入20世纪,迅速强大起来的德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的叫嚣严重威胁着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
德国修筑巴格达铁路的计划直接触犯了英国在西亚、北非和印度的利益。
德国在非洲的侵略计划和在南美的倾销政策也同英国发生尖锐的矛盾。
德国积极加强海军,力图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
英德在殖民地、商业和军备等方面的斗争使两国的关系日益紧张。
德国的强大,使欧洲的“均势”被打破,英国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调整对外关系。
1902年1月,英国与日本签订同盟条约,假日本之手,削弱自己在亚洲的竞争对手沙俄。
同时,英国也在欧洲大陆寻找与它的宿敌法国接近。
德法之间的矛盾也促使法国向英国靠拢。
法国企图从德国手里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为此积极准备“复仇”战争。
德法两国为争夺北非摩洛哥,也有着尖锐的矛盾。
推动法国与英国接近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盟国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大大削弱,如果德法发生战争,法国不可能指望俄国的有力支援。
在这些情况下,英法两国于1904年4月8日签订协约,法国承认英国在埃及的特权,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特权。
两国也调整了在纽芬兰海岸、冈比亚和尼日尔、暹罗、马达加斯加和新赫布里底斯群岛的矛盾。
英法协约的签订是准备世界大战的重要步骤。
英法协约签订后,英俄两国也逐渐接近。
德奥势力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危害着俄国的利益,沙俄一直把巴尔干和土耳其看成是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德国也想控制这一地区。
1903年,德国同土耳其签订条约,取得了巴格达铁路的建筑权。
一旦铁路修成,德国将控制黑海海峡的通道,俄国出入黑海将受到德国的限制。
日俄战争后,俄国的经济日益依赖英法两国,英俄两国的矛盾也因俄国国力的削弱和英德矛盾的加剧而暂时缓和下来。
1907年8月,英俄两国签订协定,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