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的异同(竹林七贤和建安七子口诀)

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的异同(竹林七贤和建安七子口诀)

更新时间:2025-06-17 13:29:30

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的异同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获得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故而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可能为现今云台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较为同情曹氏,与当政的司马氏政见不和,后来被杀。山涛、向秀、王戎则成为司马氏政权中的大官。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