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推广书法
唐朝是我国诗歌和书法发展的重要阶段,书法得到政策的支持也取得了世所罕见的成就,形成了百花争艳的局面。也出现了许多种不同的书体,以适应人们不同情境下的写作需求。书法在唐朝得到发展并非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和推广,同时在唐朝经济发达、文化开放的沃土上得以发展。
唐朝统治者对书法秉持着乐观的态度,大力推广书法,唐太宗以及后世君王对书法的重视绝对是书法能达到黄金时期的重要因素。
2.唐朝士族阶级推动
唐朝的士族阶级是发展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喜好受统治者的影响,也普遍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唐朝士族阶级时常聚在一起讨论书法文化,切磋技巧,开展各种有关书法的活动,丰富知识。
他们崇尚书法不止为了迎合统治者,更是认同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存在的必要性。书法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指路明灯,所以书法才能得到飞速发展。
3.受科举制影响
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使得许多出身贫寒的寒门子弟有机会入朝为官,为国家的兴盛出谋划策。
这些寒门子弟从小习惯吃苦,也更懂得身处底层的百姓需要什么,所以他们渴望通过科举考试建功立业,改善百姓的生活,使国家越来越繁荣。书法之所以能得到推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科举考试中指明要考书法。
如果一个人才学上佳但书法不堪入目,也是很难取得功名的。所以书法作为入朝为官的条件之一,无论富贵公子还是寒门书生都必须勤学苦练,不能因为书法将自己的前途断送了。
唐朝时期的社会环境比较开放,甚至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为女性地位带来了极大的改善,可见当时社会的包容性非今日可比。
在富足的社会环境之下,书法作为精神财富自然而然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推广,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