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是要考虑生存范围和体重区间的。
比如说,节肢动物中的很多昆虫都能搬运比自己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物体,小小的蟑螂有时快得连人都追不上,瘦小的螳螂有时能杀死比自己还要大的蛇,有毒的狼蛛甚至能毒死人类。
但是把蟑螂、螳螂、狼蛛放大到狮子老虎的尺寸,它们就能打得过同体积的狮子老虎么?
很可能并不能。首先,昆虫的呼吸循环系统是开管循环系统,效率较低,如果空气含氧量不够高,就无法成长到巨大的体积,其次,昆虫的神经系统信息传输速度较慢,对于昆虫这样的体积来说,这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如果昆虫成长到狮子老虎的体积,它的反应速度将会变得非常缓慢,毫无敏捷可言。
在陆地上,猫科动物确实是5-500kg级别战斗力最强的生物之一,但是把猫科放大到大象,甚至腕龙的重量,很可能就是另一番结果了。
再比如,一些生活在水中或者天上的生物,比如鸟类、鲸、鳄鱼,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而有着独特的战斗优势。
比如鸟类,它们有着极致轻便的骨骼和身体结构,超高效率的空气循环系统,以及体积虽小,功能强大的大脑。一些鸟类可以同时活动于海陆空三种环境,尤其是空中优势,赋予鸟类强大的战斗优势。重量不超过20斤的金雕可以捕捉体重更大的食草哺乳动物甚至狼,战斗力堪与一些重量更高的大猫匹敌。(想想坦克面对武装直升机的场景吧)
反过来,如果把鸟类放大到狮子老虎的体重,并且把活动范围限制在地面(其实在恐龙灭绝后不久,这些类似兽脚类恐龙的大鸟一度是地面的主宰),它们很可能竞争不过同样体重的猫科动物。大鸟没有发达的脊椎和有力的前肢,在捕猎过程中,鸟喙可能也不如猫科的嘴有用,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鸟类的祖宗恐龙也有着轻便的身体和高效率的呼吸系统。如果能复活恐龙的话,比较重量相似的恐爪龙与大型猫科动物,倒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最后,还有一个跳出动物演化路径的bug——人类。有了脑力和工具加成,物理上的体重和力量已经无法限制人类的战斗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