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高中生物教材关于生长素四个实验(生长素的作用高中生物教材原话)

高中生物教材关于生长素四个实验(生长素的作用高中生物教材原话)

更新时间:2025-06-18 02:40:36

高中生物教材关于生长素四个实验

一, 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发现,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金丝雀虉草(音yi,一种禾本科植物)的胚芽鞘会向光弯曲生长;如果去掉胚芽鞘的尖端,或者用锡箔罩子把尖端罩上,则不发生弯曲;如果罩上尖端下面的一段,那么,胚芽鞘还会弯向光源生长。

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必修三47页)

二, 1910年,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必修三47页)

三,1914年,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必修三47页)

. 这些实验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必修三47页)

四,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做了以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实验组),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空白对照组),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必修三47页)

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必修三47页)

. 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必修三47页)

 生长素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必修三48页)

这四个实验分别是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的实验。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