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武阁寨的由来(武阁寨村直播)

武阁寨的由来(武阁寨村直播)

更新时间:2025-06-18 02:35:43

武阁寨的由来

武阁寨隶属博爱县金城乡,位于博爱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沁河北岸,紧靠沁河大堤,东面与武陟县接壤,南面与温县的武德镇隔河相望。村东沁河大堤北坡下,有国务院于1996年新立的三县界碑。

据当地老人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武阁寨与武德镇为一个村,而武德镇曾是秦始皇设坛祭天,以“武德治天下”的地方,武德镇即由此得名,从此“威武不屈,厚德載物”的武德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那时的武阁寨只是武德镇北边的一个营寨,镇寨之间原有较小的丹河水流过,为了过往方便,两岸先人曾在河上多次搭建木桥。东汉末年(196~220年),天下纷乱,群雄四起,曹操曾率部在武德镇安营扎寨,徐庶进曹营后,其一家也住在这里。两岸人民在镇寨之间的河上修建了一座石桥,桥旁边立有一通石碑,上刻“武德于府君等义桥石像之碑”,此碑现存武阁寨村委会院内,为县级文物。

据说桥旁石碑的碑文为徐庶之母所撰,因此也叫“徐母碑”。后来温县安乐寨籍的司马懿改道沁河,河水从这里流过,寨镇被沁水分隔,滔滔沁水摧毁桥梁,冲倒石碑,从此,天各一方,另成一村。当时村内智者,起村名为伍各寨。

直到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年),该村成汤圣帝庙的大铁钟上(现存村委会院内),所铸村名仍为伍各寨。

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5年),农民起义军 —— 捻军的“小眼王”名叫张宗禹,率部造反,途经于此欲进村,被村人皇甫会章阻拦,“小眼王”便抽刀向皇的身子上、中、下连砍数刀,都被皇轻敏躲过,“小眼王”见皇武功非凡,不敢进村,随绕道而去,此后便改村名为武阁寨。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