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霍华德在和家人进行通话,谈到零重力导致胃酸倒流,很不舒服,而且抗胃酸片已经只剩下3片了。那么宇航员在太空中吃什么呢? 宇航员的食物丰富多彩,从最初的十几种已经发展到了100多种。宇航员每天一般吃4顿饭,一周之内的食谱不重复。有人以为宇航员的食品都是做成牙膏状的挤着吃,肯定很乏味,其实这是早期宇航员的状况,现今早已今非昔比了。宇航员可以在太空中吃到香肠馅饼、辣味烤鱼、土豆烧牛肉、奶油面包、豆豉肉汤、金枪鱼沙拉、饼干、巧克力、酸奶、果脯、果汁等各种各样的佳肴,美国宇航员甚至可以喝到他们爱喝的可口可乐。不过,宇航员吃饭并不能随心所欲。他们必须按地面营养师为他们配制好的食谱用餐。美国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吃饭时,先把标有第几天第几顿字样的塑料袋从食品柜中取出。每个塑料袋里装有7种食品,供一名宇航员食用。太空食品均为脱水食品,临吃前可把食物放入一个碗形的容器中,再用注射器将一定数量的水注进容器,然后再放进烤箱里加热。一顿饭不超过半小时就可以“做”好。 太空餐桌是特制的。它具有磁性,能吸住刀、叉、勺、碗、盘等餐具,桌上装有水冷却器和加热器。吃饭时,宇航员必须先把脚固定在地板上,把身体固定在座椅上,以免飘动。面对摆在餐桌上的饭菜,千万不要着急,一定要注意端碗、夹饭、张嘴、咀嚼一连串动作的协调。端碗要轻柔,动作太猛,饭会从碗里飘出去;夹饭、夹菜要果断,夹就要夹准、夹住,最好不要在碗里乱拨拉,以免饭菜飘走,使用叉子效果最好;饭菜夹住后,张嘴要快,闭嘴也要快,因为即使是放到嘴里的食物,不闭嘴它也会“飞”走;咀嚼时节奏要放慢,细嚼慢咽利于消化,还可以减少体内废气的产生和排泄,避免宇航员生活环境的污染。 有些人最喜欢在吃饭时聊天神侃,而在太空吃饭最忌讳的就是边吃边说。边吃边说会使嘴里嚼碎的食物碎末飞出嘴外,飘在餐厅或生活舱里,宇航员稍不注意吸进鼻腔就容易呛到肺里发生危险。 中国神舟系列飞船上宇航员是怎么吃饭呢? 中国神舟飞船70余种食品,每天不重样。有关航天员食品遴选的基本原则如下: 1、营养结构应适合于航天员的工作性质,营养要全面。 2、食品质量标准高于国标,牛奶参照国标。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关键是保证食品质量的一致性,以免航天员食用后出现问题。 3、食品口味与常人相同。 4、航天员食用的食品必须留样,并保存三天,以跟踪航天员食用后的反应。 太空中第一顿早餐 神九航天员在太空的第一顿早餐为什锦炒饭、干烧杏鲍菇、雪菜肉丝、榨菜、叉烧酱、浓香奶茶。镜头人员解到,鱼香肉丝、松仁玉米、木须肉、黑椒牛柳、什锦炒饭、川味辣酱、柠檬茶等等,在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中,7大类共70余种中式食品随航天员征战太空。 这次“神九”任务的食品,从品种到味道都在地面做了很多试验,甚至都请航天员进行了品尝,还针对女性航天员的特点开发了一些食品。食品大致分为罐头食品、脱水食品、中水分食品、自然型食品等以及饮料。比如什锦炒饭、虾仁炒鸡蛋等,饮料主要有柠檬茶、菠萝汁、葡萄汁等,此外,还有川味辣酱、甜辣酱、番茄酱等佐餐调料供3名航天员选用。 太空食品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可以加热,这其实也是面向未来中长期太空飞行的发展方向。食品事先存放在一个专用的食品柜,每一餐吃什么东西都已设定好。航天员把该吃的食品拿出来,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包装,并放在不同的格子里设好温度加热,定时结束会自动断电。加热好后,拿出来放在餐盘当中,开袋后就可以吃了。所谓的就餐就是把食品加热后固定在一个地方,并让航天员保持一个合适的体位,来模拟地面正常的吃饭。 除了吃饭,航天员每人每天大概要喝2.2公斤的水。想喝水时,航天员会拿一个饮水器,和水箱连接,把饮水器塞到嘴里,饮水器里有个水嘴要压到舌头下面,然后靠手捏一下开关,水就被压出来。航天员每个人都有自己专用的水嘴。 以中式传统特色食品为主 专家介绍,神九任务食品以中式传统特色食品为主体,具有耐贮藏、感官接受性好、适应航天员个性饮食需求的特点,使航天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期间也能够体验到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氛围。 航天食品是否合航天员的口味?专家介绍说,食品在研制的过程中,按照“营养平衡主副食搭配”的原则,在满足重量和体积严格受限的前提下,广泛征求航天员意见,充分考虑航天员口味特点,每一项食品研制出来时,先请航天员品尝并填写“感官评价表”,只有在60分以上的食品才能入选这次任务的食谱。 女航天员有“小灶” 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女性航天员首次亮相。研究室针对空间环境下女性营养需求和生理特点,设计出满足女航天员饮食需要的飞行食谱,充分保障了女航天员首次参加载人飞行的饮食健康和营养平衡。 抗氧化食品帮助适应太空 针对中长期载人飞行人体代谢特点和医学防护要求,研究室还研制出具有缓解细胞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抗氧化功能食品,通过饮食手段提高了航天员对航天特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防护能力。 在航天器载荷和功耗严格限制条件下,研究室攻克了残留食品处理关键技术,解决了在不额外消耗飞船电力、不过多增加飞船上行载荷的前提下残留食品处理用品轻量化、高可靠性和零功耗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