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清明和重阳节有什么区别(春节清明节重阳节分别在哪一天)

清明和重阳节有什么区别(春节清明节重阳节分别在哪一天)

更新时间:2025-07-06 17:07:53

清明和重阳节有什么区别

清明和重阳节有以下几点区别:1.时间不同:清明节在每年阳历4月5日前后,而重阳节在每年阳历9月9日前后。

2.纪念对象不同:清明节是祭扫先人的节日,而重阳节是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的节日。

3.民间习俗不同:清明节有扫墓、踏青、荡秋千等习俗,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等习俗。

4.象征意义不同:清明节是祭奠逝去的亲人和缅怀历史人物的节日,寓意着"悼亡思源";重阳节是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的节日,寓意着"重阳登高"。

时间和起源不同

一、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菊花节,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2018年重阳节阳历时间是:2018年10月17日星期六。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二、清明节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祭祀对象不同

一、重阳节虽然是一个祭祀节日,但是重阳节的主要活动是登高拜神。古人认为重九之时,天气下降而地气上升,天地二气相交,不正之气弥漫。为避免接触不正之气,须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气。

二、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活动为扫墓。清明节是后人用来怀念先祖,祭祀先人的日子,大多数孝子贤孙都会到坟地、火化厂或骨灰庵施行祭拜仪式,以寄托对列祖列宗的一片哀思、纪念和缅怀之情。

意义不同

一、重阳节是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每逢九月初九,宫廷、民间都会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重阳节正式被定为老人节,这是重阳节在新时代中国的新表现形式。

二、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另外,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记载,清明节的来历与一则感恩故事有关。因此,清明节还被称为中国的感恩节。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