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改变全球气候模式,导致部分地区干旱,部分地区降雨过多的现象。
这是秘鲁和厄瓜多尔渔民用来称呼异常气候现象的术语,从19世纪开始使用。正常情况下,西太平洋上升运动强烈,降水丰富,而在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由于海温降低,上升运动减弱,降水减少。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的信风逆转,海温升高,大量暖海水流向赤道西太平洋,导致赤道西太平洋海水温度下降,大气上升运动减弱,降水减少,造成那里严重干旱。而在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由于海温升高,上升运动加强,降水明显增多,暴雨成灾。
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指南美赤道附近海水带的异常增温现象。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5至10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
这里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那些生性喜欢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