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有些人为什么能过目不忘

有些人为什么能过目不忘

更新时间:2023-06-28 05:47:35

有些人为什么能过目不忘

天赋啊!

历史上有一些过目不忘的人,比如: 三国时期,当时蜀汉正值征战的多事之秋,行政工作异常繁重,公务繁杂细碎,工作量很大。有个叫费玮的人,担任蜀汉的尚书令。此人的确有过人之处,办事精明,见识过人,每每审阅公文,略望一眼,便已知道其中的主要意思,速度超过常人几倍,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就是这个过目不忘就不是常人所具备的,不仅如此,而且精力过人,他经常在早晨和傍晚听取大家的意见,处理公事,中间接待宾客,饮食娱乐,还要做博弈之戏,每次都能使人尽兴快乐,公事也不荒废。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张松去许都求见曹操,曹操见张松矮小,相貌又丑,便有意冷落他,边洗足边接见,使张松憋了一肚子气。次日,曹操掌库主簿杨修拿出曹操新著兵书《孟德新书》给张松看,意欲显示曹操的才华。张松看了一遍即记了下来,故意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无名氏所作。”杨修不信,张松说:“如不信,我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说:“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一样?”认为自己的书没有新意,就让人把那本书烧了。其实曹操上了张松的大当:张松用他惊人的记忆力,把整部《孟德新书》硬是背了下来。 古今中外,类似张松这样过目不忘的大有人在。我国东汉时的思想家王充,年轻时看书,“一见即能诵忆”。三国魏时的王粲,能“过目不忘”。有一次,他与朋友们看了路边的一块碑文,朋友们有意要考他一下,叫他把刚看过的很长的碑文背诵出来,他果然背得一字不差。 唐朝有个学士叫常敬忠,10多岁时已经把五经背得滚瓜烂熟。有一次,唐玄宗叫人对他进行考试,拿出一本非常罕见的万言书,要他阅读10遍后背诵出来。结果,常敬忠读到第七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唐朝还有个崔涓,刚到杭州做刺史时,为了熟悉衙门中的书吏、差役等人的姓名,便命每人以纸一幅,用大字写上自己的姓名,缚于襟上。他看过一遍后,好几百个书吏、差役,便都能直呼其名。

这些真的是天赋,不能比的!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