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亲戚在古代统称(中国古代对亲戚关系的称呼)

亲戚在古代统称(中国古代对亲戚关系的称呼)

更新时间:2025-06-22 08:05:17

亲戚在古代统称

答:宗亲、外亲、妻亲

宗亲、外亲、妻亲是我国古代亲属的三大分类。外亲又称女亲、外姻、外族,是指女系血亲相联系的亲戚,包括与母亲(多指嫡母)有关的亲戚和与出嫁女儿相联系的亲戚。

与母亲有关的亲戚,如外祖父母、舅、姨及表兄弟姐妹等。与出嫁女儿相联系的亲戚,如女婿、外孙子女和姑父及其子女、亲家等。

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性外族都称作亲属。亲属称谓:对血亲、姻亲的称呼,或具有血亲关系、姻亲关系者的互称。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姓外族都称作亲属,通常指五代以内的任何血亲或姻亲。具体称谓如下:

祖 (王父、祖父)父之父。祖母、王母、父之母。(曾祖父、母)祖之父、母。(高祖父、母)曾祖之父、母。(上五世即从本位起,上及父、祖、曾祖、高祖)。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