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源于东晋。
徽派建筑又称徽州建筑,流行于徽州【今黄山市、绩溪县(今属安徽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上饶市)】及浙江省严州、金华(古称婺州)、衢州等浙西地区。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并非特指安徽建筑。
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徽派建筑最初源于古徽州,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历史上徽商在扬州、苏州等地经营,徽派建筑对当地建筑风格亦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徽派建筑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徽派古园林始于南宋。此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南迁至临安(即今杭州),徽州成了南宋的大后方。随着徽州与当时京城各种交往的日渐频繁,园林意识也渐渐由西而入。所以徽派古园林在开始时有着较为明显的杭州园林的痕迹。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才逐渐显现出自己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天人合一”为主导思想。由于受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它注重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环境的统一。
第二,以徽州文化内涵为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