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春秋时的晋国到底有多强(为什么春秋最强大的晋国结局分裂)

春秋时的晋国到底有多强(为什么春秋最强大的晋国结局分裂)

更新时间:2025-06-28 13:20:44

春秋时的晋国到底有多强

晋国自桐叶封弟到灭亡大约有700年,提问应该关注的大约是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400年这段时间。西周时期,周王室的权威还是挺高的,因此历史叙事也主要围绕周室进行。在平王东迁中立下大功的晋文侯这一系与成师一系围绕君位进行了数代人的争夺,也就是著名的“曲沃代翼”。

曲沃代翼是很恶劣的事件,极大的撼动了宗法制度,周王室的干预也没能挽救晋国大宗的灭亡。在此后,晋献公为防止曲沃代翼的再现,把晋国的公室子弟屠戮一空。公室的孤微只能更加倚仗异姓卿族,一切的根源已经埋下。

晋献公大约与齐桓公同时,齐桓公高倡尊王攘夷时,晋献公却在忙着充实自己的力量,不断吞并周围的国家和戎狄。齐桓公名声大躁却没有获得太多实利,晋献公则是闷声发大财。如果不是晚年的骊姬之乱,晋国的鼎盛时期会来的更早。

晋文公在位时期,晋国霸业达到顶峰,城濮之战中击败势力方张的楚国,奠定了霸主的地位。晋襄公维持霸业不坠,在与秦国的角逐中处于上风,始终阻碍着秦国东进的步伐。

晋文襄时期是晋国霸业最鼎盛的时期,君主有领导力,先轸、赵衰、狐偃、魏犫都算股肱之臣,政出多门的现象还没有出现。

接下来的晋国陷入了君主与卿族争斗的怪圈。整个春秋时期就是个政权不断下移的过程,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霸政再到陪臣执国命。从晋襄公死后,晋国的卿族就已经尾大不掉了,强极一时的赵氏即便灭亡也可以再兴。

也正是因为卿族的骄横,晋与楚的邲之战才会一败涂地。当然楚庄王的确是继楚成王之后另一位有作为的君主。晋楚是匹敌的国家,一部春秋史就是晋楚争郑宋。

之后进行的鞌之战,晋国打得雄踞东方的齐国毫无还手之力。可以看出晋国与齐国还是差距巨大的。

在鄢陵之战中,晋国挽回颜面,击败了楚国。这时候执政的范文子反而更加担心外战的获胜会助长卿族争斗的气焰。

在晋悼公上台之前,公室与卿族斗、卿族彼此之间斗,晋国的内政相当不稳定,狐氏、郤氏等卿族相继覆亡,晋君也有被臣下弑杀的。但是除了邲之战,晋国没有大败。

晋悼公在位不久,复兴了晋国的霸业,其实也算体面的交出了权力,他更像是诸卿之间的粘合剂。当晋国内部和衷共济之时依旧是难以阻挡的。

在此之后,晋卿和晋君几乎可以各行其是,公室连与卿族斗的实力都没有了。弭兵大会后,列国的战争有所减少。此时晋国和楚国各有各的烦恼,晋国内部六卿逐鹿,楚国为吴国所扰。

六卿之间的争斗让齐国钻到了空隙,齐国帮助范氏和中行氏,但是即便如此,依旧不是晋国的对手。

六卿相互吞并,晋君形同虚设,到了最后晋君反倒要去朝拜韩赵魏的君主。真是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综合来看,晋国是春秋时期一等一的强国。春秋强国向来是秦晋齐楚,这四国分别位于东南西北。围棋术语金角银边草肚皮,从地缘格局来看,晋国位于山西,表里河山,形势极佳。

从一系列战役来看,晋楚属于第一档,齐秦属于第二档。弭兵大会后,晋楚同为盟主,但体系中只有齐秦不需要朝拜,也能看出晋楚和齐秦以及剩余的国家的区别。

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先后强盛,但毕竟比不上晋楚有底蕴。

晋国盟会面对楚国和吴国先后吃瘪以及范文子在鄢陵之战中关于内忧外患的看法也是耐人寻味的。晋国政出多门,即便是正卿也没法独断专行。而这些卿族眼中,国家的优先级其实是在宗族之后的。

晋国可以算作春秋第一强国,大多数时候秦齐都不亲附它,往往被它收拾的很惨。楚国是足以与晋国分庭抗礼的国家,个人感觉还是略输一点。可惜晋国大部分时间没有一个统一的核心,这也掣肘了它的对外表现。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