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两个字没有任何关系。我们知道,汉字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抽象化和符号化的趋势,象形的特点逐渐淡化。
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小篆多曲笔,而到了隶书,则直笔的味道加强,楷书、行书的出现更是如此。所以,表面上看,“乘”和“乖”两个字在形态上只是一个“人”的差别,而事实上,二者在字源上确实千差万别。首先我们来看“乖”字,这是一个会意字,从“北”,取其分背的意思,本义为违背。《广雅》:“ 乖,背也。”
再看“乘”字,甲骨文的“乘”,像一个人爬上大树,站在树杈上远眺侦察。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像是一个人两脚站在凳子上,强调借着垫脚的凳子,登上大树、车辆或其他高处。
从金文、隶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木”字的身影,而到了楷书,大概是为了方便书写和美观,则把中间的“两个连土”给割裂了,变成了“北”,其实这与“乖”字中的“北”是迥然不同的。所以,“乘”和“乖”在字形上只是一个“人”的差别,这个“人”其实是“木”字的遗留,而真正的“爬上树上的人”则随着字体的变化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