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战死者及被清廷捕杀者尸骸露天陈列,当时在广州、尚未暴露身份的同盟会员潘达微冒险奔走四方,由慈善机构出面收殓遗体,共得72具,合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
潘达微觉得红花过于柔弱,所以改为黄花(就是菊花,代表坚贞不渝),这就是黄花岗的由来,此次广州起义因此也称为黄花岗起义。
1911年3月29日,黄花岗起义爆发,黄兴等革命同志围攻督署事败,文友闻之,在狱中连声哀叹“同胞可怜、同胞可怜……”,狱卒闻之应曰“是诚可谓不畏死者也!”。第二天,遂被斩于监狱门外。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逃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被捕杀,死难的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86人,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原名红花岗,潘达微在安葬了烈士后,认为“红花”不及“黄花”一词雄浑优美,因此,在介绍烈士安葬情况的报道上,把红花岗易名为黄花岗。从此改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