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南文化特点:
1、江南山川秀美气候温暖水域众多,人性普遍较灵秀颖慧,利于艺术。
2、在长期的征服江河海洋的过程中,江南居民又养成刚毅的品性,形成心胸旷放、豪迈勇武的气质 3、江南文化具有突出的崇文特征,社会普遍崇尚文教,重视文化教育。
4、江南文化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特点 二、地形特点: 江南地区的地形地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多丘陵多平原和多水。江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地形上呈南高北低之势,其北部地势平坦,以平原、丘陵为主,南部则分布有一些山地;另外除了降水丰富以外,江南地区还拥有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两者通过运河相互连通。
江南特色文化有:地域文化、科教文化、诗词文化、织锦文化。
1、地域文化
江南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是变化多样的,根据历史传统和文化形成的大江南地区是苏南、皖南、上海、浙江、江西北部,江南核心区是所谓“水乡江南”,是江南文明的一个生态型,因其位于平原泽国之上,故和山地江南滨海江南相区别,因其最具代表性,所以也被认为是狭义江南。
2、科教文化
江南素以文化教育繁盛著称,重文也是江南的传统之一,这也铸就了部分江南人的文化性格,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庙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也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夫子庙建筑群中的江南贡院则是江南科举文化的象征,中国南方地区开科取士之地,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
3、诗词文化
从古至今,歌咏江南的大量文学作品构筑了中国人想象中的“江南”,有白居易的《江南好》,苏东坡的《望江南》等。
4、织锦文化
汉代之后,北方多战乱,到了隋代,中国蚕桑丝绸业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长江流域,唐代更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明清江南桑蚕丝绸业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