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词史大略经历四个阶段:
一、转型重建期
“靖康之变”象空前巨大的雪崩一样,将无穷的劫难降临人间。北宋政权被颠覆了词坛自然也随之崩解。当时的词人也随着宋室的南渡,在抗金复国的第一线,在后来站住了脚的临安继续歌唱,重建词坛。由谁来重建?沿着什么方向重建?这些任务,历史地落到了南渡第一代词人,即元老重臣、抗金名将以及词坛耆宿们身上了。
这个时期的代表词人都是经历了靖康之变的一群,是南渡词人迅速适应环境、协调自我发展的过程,代表人物是李纲、赵鼎、岳飞、张元干、胡拴等。
二、高峰期
继南渡词人之后,在南方成长起来的词人,快步地走上重建的词坛。陆游、张孝祥等不仅发扬了南渡词人开创的爱国豪放词的传统,并以自己成熟的艺术经验迎接词史高峰期的到来。辛弃疾的出现,标志着词史已经进入它的高峰时期。以辛弃疾为代表,他与陈亮、刘过等词人联手,扩大了豪放词的影响。
“稼轩体”的出现,完成了词史审美视界的转换,弥补了歌词创作自身发展的不足改变了婉约词一统天下的历史格局,开创了婉约词与豪放词分镳并驰、长期共存的传统。辛弃疾出现以后,几乎所有南宋词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爱国豪放词风的影响,向他的词风倾斜或与之相互渗透。
三、深化期
这一时期,实际上是词史高峰期的继续。在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豪放词有了长足的发展以后,婉约词在当时已不能再重踏“花间”以来的老路了。“复雅”也好“清空”也好,就是这一时期婉约词面对“稼轩体”的庞大存在与“晕圈效应”而选择的一条改革求新之路。这种改革求新,在范成大与杨万里的词篇中已经露出端倪姜夔的出现才使词坛出现了新变。
以姜夔、吴文英为代表,通过这一过程,增强了婉约词的思想意蕴与艺术表现力,可以说,自此以后,词再无力有更大的发展了。
四、结获期
结获期与其前后的历史时间均有交叉,它横跨宋末元初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代,艺术创作的内容与风格并不与朝代的更迭、政权的转移同步。一个政权被颠覆以后,当天就可改名易帜,而文学内容与风格的质的变化,则需要延续很长历史时期。所谓文学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大约就是其主要表征之一了。因此,结获期既包括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至宋赵祥兴二年(1279)南宋最后灭亡,又包括元世祖至元十六(1279)至元仁宗延祐七年(1320)前后所有南宋遗民词人去世为止。
作为有宋一代文学之胜的是宋词。在词史上,宋词占有无与伦比的巅峰地位。宋词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北宋、南宋两个阶段的变化。
北宋词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宋初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时期,上承五代词风,形式上以令词为主,风格多婉约绮丽,并体现了对五代词风的田革。
晏殊、欧阳修的词作,主要继承的就是五代词风,但他们在继承中又有革新求变的一面。晏殊词虽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却把南唐词深婉俊洁的特点发展得较为含蓄、典雅和清淡。晏殊词写男女恋情,已过滤了五代“花间”词所包含的轻佻艳冶的杂质,而显得纯净雅致。
他往往略去对女性容貌色相的描写,而着重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恋情。其词的感情基调是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中时而透露出自我解脱的气度;语言也改变了五代“花间”词的脂粉气和浓艳色彩,而变得清丽淡雅,温润秀洁。体现出闲雅而有情思的特点。有提倡富贵而不俗、写艳情而不纤佻、情中有思等特色。
欧阳修的词风同晏殊比较接近,但新变的成分要多些。他对词的革新,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
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互呼应。在宋词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风格深婉、疏隽豪宕,词中表现自己的身世之感,词调、曲调众多,以俚语入词。
在这一阶段,范仲淹、王安石等对词境又作了开拓。范仲淹以深邃的思想、炽烈的深情、深刻悲壮的风格独步词坛,开豪放派之先河。
王安石则体现出向诗风靠拢的特点,其词意境开阔,感慨深沉,语调高昂,风格独特。另外,贴近生活的张先词,以恬淡朦胧的词境表达人生感受,以小令为主,多写男女之情,后来亦写慢词,对柳永产生过一定影响。
二、以柳永为代表的时期,慢词开始发展,词的题材也有所开拓,多从都市生活中取材,但仍以男女的爱恋相思、个人的羁旅愁怀为主。
柳永在丰富慢词长调、扩展内容题材、改进词章写作技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其词内容有艳词、离人思妇和羁旅行役、表现都市繁华等。大量创制慢词,扩大了词体的含量和空间;开拓题材内容,扩展了词文学表现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运用铺叙、白描和口语、俚语入词,丰富的艺术手法,增强了词文学的表现力。
此外,柳永将叙事、写景、抒情和为一体,使词文学的艺术形式达到“不减唐人高处”的境界。
三、苏轼为代表的时期,词的题材进一步开拓,并于婉约词外另立豪放一宗。
苏轼对词品的提高,他主张“词为诗之苗裔、词自是一家”,提倡“以诗为词”的创新手法。他对词境的开拓表现在:抒写自我性情;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进一步将词向外界拓展。在风格气度方面,开创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境界,表现出多样化的风格。
四、以周邦彦为代表的北宋后期词人,讲求词的音乐格律,词风典雅工丽。
秦观及其淮海词,是宋词“复雅”的代表。他的艺术渊源主要有:令词学晏殊、欧阳修;凄怨学晏几道的;学柳永的长调;磊落豪迈学苏轼。以小令手法作慢词,有精致、含蓄的特点,并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词中。
贺铸有英雄豪气词和儿女柔情词(深婉密丽的语言风格),他的豪气与伤情词风,为南宋爱国词人开了先河。
周邦彦融合前人之长,使词章创作更加精致和细腻。形式上创制新调,讲求章法,注重语言锤炼;表现手法善于铺叙和白描,曲折往复的描写,表现出回环往复式结构。他的词在音律方面表现出调美、律严、字工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