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李白在少年时期在什么地方隐居过 并且在这个地方写过哪些诗(李白最后曾在哪个门上写过一首诗)

李白在少年时期在什么地方隐居过 并且在这个地方写过哪些诗(李白最后曾在哪个门上写过一首诗)

更新时间:2025-07-09 01:57:26

李白在少年时期在什么地方隐居过 并且在这个地方写过哪些诗

李白在少年时期曾在四川江油隐居,并在这里写下了不少诗篇。

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他隐居在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在匡山,他大约过了十年读书、练剑、修道的生活,艺术技巧也得到了进一步成熟。出山时,他写了一首《别匡山》: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摇风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三十岁时,他在《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中,自己就回答过相关问题: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逃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此外,李白还写过《夜泊牛渚怀古》、《月夜忆舍弟》等诗篇。

大匡山是李白少年读书的地方,贞观年间就修建了经堂、庙宇。

当年李白最终在25岁的时候“辞亲远游”,“仗剑去国”了,并留下一首诗《别匡山》,其中“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来表达他的抱负。《别 匡 山》 ---- 李白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摇风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译文: 清晨,我远望匡山,但见青山如画,青翠的颜色深浅不一,树木参差不齐。藤影随风飘动,垂到栏杆上。山间的小路上,行人大都带着一只家犬行走,晚归的农民们都背负着柴薪。猿在树上喧叫,我倚树而立,看见大明寺里的僧人在失鹤池中洗吃饭的钵盂。不是我不爱这秀丽的美景,只因我已决心将我的文才武艺全都投入到政治清明的时代,开创一番事业。洞庭湖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一 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其二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其三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译文: 其一 今日与我家贤侍郎共为竹林之宴饮,就像阮咸与叔父阮籍一样。酒过三杯,请容许我酒醉之后高迈不羁之态。其二 船上齐唱行船之歌,我们乘着月色自湖心泛舟而归。湖面上白鸥悠闲不远飞,倒是争相在我们酒筵的上方盘旋飞翔。其三 把君山削去该有多好,可让洞庭湖水平铺开去望而无边。巴陵的美酒饮不尽,共同醉倒于洞庭湖的秋天。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