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数据生命周期安全过程领域的阶段

数据生命周期安全过程领域的阶段

更新时间:2023-09-12 13:18:34

数据生命周期安全过程领域的阶段

全建筑生命周期即BLM,全称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是建筑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维护,直至拆除为止的全过程。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技术含量高、施工周期长、风险高、涉及单位众多等特点,因此全建筑生命周期的划分就显的十分重要。一般我们将全建筑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规划定义阶段、设计收集阶段、施工交互阶段、运营维护阶段。

一、建筑全生命周期四个阶段

1) 规划定义阶段:规划、标准化和准备,数据定义一定基于实际的数据需求,从项目角度是业主和FM 方的需求才是最终数据需求;若基于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则是各企业级需求;

2) 设计收集阶段:可执行性、可协调性与有效性是数据收集阶段的要求,目前的BIMer绝大多工作在此阶段,随着科技与相关工具的不断进化,此阶段手段会越来越多,效率会越来越高;

3) 施工交互阶段:主要指数据交互过程与技术,不同软件工具、不同的软件系统平台、各种控制系统等需要实用同一源数据需要交互接口才能识别和处理,这个阶段需要很强的底层软件开发能力,也涉及大量各层级标准,通常只需熟悉相关标准和知道交互逻辑就可以了,底层的东西都会被相关专业机构定义好,即使有大量个性化需求,只要能清晰描述与定义需求,也是委托相关专业机构进行结构开发就OK,除非切入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或软硬体系的产品;

4) 维护阶段:持续不间断的数据管理,设计数据的更新、补充、优化以及新应用的支持等等,某种程度包含上面三个阶段。

二、项目不同阶段BIM模型中数据不同组成

1) 设计阶段:图形数据在BIM模型中的比重很大,只需要相对少的特征数据,包括可视化结构物理空间数据、精准的文档、能源与环境分析数据、市场数据等。

2) 施工阶段:特征数据已占主导了,包括施工模拟、项目、成本、进度等数据。

作为一种先进的工具和工作方式,BIM技术不仅改变了建筑设计的手段和方法,而且在建筑行业领域做出了革命性的创举,通过建立BIM信息平台,建筑行业的协作方式被彻底改变。对于BIM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有哪些应用的问题,美国bSa(building SMART alliance)联盟对BIM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应用现状做了比较详尽的归纳。

BIM在工程项目全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应用为:规划阶段主要用于现状建模、成本预算、阶段规划、场地分析、空间规划等;设计阶段主要用于对规划阶段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包括方案设计、工程分析、可持续性评估、规范验证等;施工阶段则主要起到与设计阶段三维协调的作用,包括场地使用规划、雇工系统设计、数字化加工、材料场地跟踪、三维控制和计划等;在运营阶段主要用于对施工阶段进行记录建模,具体包括制定维护计划、进行建筑系统分析、资产管理、空间管理/跟踪、灾害计划等。

3) 运维阶段:对图形数据的需求更少了,最主要是特征数据,包括运维程序、设备位置、保养信息等。

三、建筑运营阶段的BIM数据

设计施工阶段:建筑设计或施工过程的BIM数据包括进度、预算及合同等,并要能及时相应变更需求;其中还应包含后期运营或整修更新中所需要部分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有关建筑文档或采购文档中。该过程中主要的数据相关人为:建筑师、工程师、承包商及项目评估者。

日程运营阶段:日程运营中需要建筑室内人员活动线路、空间规划数据,设备替换需要保修、产品说明书、保养等数据,人员疏散计、编码规则数据,管理合同需求及谈判所需数据、租赁合同完结、空间空置状态等潜在可转租数据等。该阶段数据相关人包括设施经理、运营经理、安全与职业健康经理、维护经理、保安经理、项目首席代表、风险经理等。

整修更新:核心租户优化、适应新标准的有效照明方案等。此阶段数据相关人包括建筑师、工程师、承包商、评估者、能源经理、环境经理等。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