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钓位没选好
毫无疑问,钓位是影响渔获的非常关键的一环。尤其是在冬季,鱼不怎么爱活动的情况下,选一个好钓位就非常关键了。但是现在的河边钓鱼人比鱼还多,一些出鱼的老钓位早就被人抢了,于是只能重新找钓位。冬天的鱼有特别明显的趋温性,所以在冬天找钓位一定要灵活,基本规则是钓背风向阳,钓深,钓远,钓草,钓水底障碍物多的地方。但是在连续几天的大晴天,温度有明显上升时,钓深没口时,也可以试试钓相对较浅的水域。所以,我们在没口的时候不妨换个钓位,或许情况就不一样了。
二,饵料不对
在大多数情况下,自然水域的鱼都不挑食。但是有时候鱼因为某些原因会比较挑剔,或许换种饵料或者改变饵料的形式,鱼口就来了。比如说在冬季钓鱼,大部分钓友都会选择浓腥的饵料,但是有时候浓腥在冬季也不一定就保证有口,用浓香的说不定就有口了呢,还不用担心麦穗闹窝。而且冬季钓鲫鱼,如果用搓饵没口,不妨试试用拉饵作钓,鱼口会有明显的改善。
三,打窝过量
这个可以说是很多钓友都出现过的问题,很多钓友都像饲养员一样,上来就是一大把窝料往水里丢,就怕鱼儿吃不饱。美其名曰“想要鱼靠岸,就拿粮食换”,拜托,人家是钓巨物和在水库连续钓好几天才会这样打窝好吧。你一个休闲钓鲫鱼的也这样玩,多半是要空手回家的。
鲫鱼本身个体就小,而且在冷天里食量也比平常差了很多,只要打一点点酒米下去就可以了,主要是利用窝料的香气将鱼诱进窝子,然后能够留鱼就行了。用量大约在夏季的三分之一左右,不然吃饱了窝料就不会过来吃饵料了。
四,调钓不合理
为啥有的人钓得到,有的人钓得少?关键在于变化二字上,鱼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不像有些钓友认为“越灵越好”,冬天的鱼吃口轻,调高钓低的状态下浮漂的剩余浮力过大,调目越高剩余浮力就越大,向上的拉力就越大,新手钓友还是建议调低钓高或者调几钓几比较好。这种调钓下浮漂没有向上的反向拉力,鱼口就明显清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