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原意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或前两天,禁火冷食,以纪念忠臣介子推。介子推曾助晋文公重登王位,后隐于绵山,晋文公派人烧山寻他,他宁愿死也不愿出山,最终被烧死。晋文公为了纪念他,下令每年此日禁火,只吃冷食。后来寒食节逐渐演变成了祭祖扫墓的日子,与清明节的习俗相融合。
赏析:寒食节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宗的传统美德,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忠诚和牺牲精神的崇尚。通过纪念介子推,人们表达了对于忠臣义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提醒自己要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勇于担当责任,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贡献。寒食节也寄托了人们对于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祭祖扫墓,表达了对先人的缅怀和感恩之心。
1、意思:暮春时节,长安城里到处都是飞舞的柳絮、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的宫人们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2、诗歌:《寒食》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赏析: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本诗正是因此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