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九:“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
以毒攻毒
发 音 yǐ dú gōng dú
解 释 攻:治。中医学名词,①本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疾病。
②比喻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特点、弊病反对不良事物,或利用一种坏东西抵制另一种坏东西。也是用对方的利害方法来压制对方。
以毒攻毒,汉语成语,拼音是yǐ dú gōng dú,指用有毒的药物来治疗因毒而起的疾病,后用于实际生活,指利用某一种有坏处的事物来抵制另一种有坏处的事物。
出自明·陶宗仪《辍耕录》。
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九:“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
以毒攻毒
发 音 yǐ dú gōng dú
解 释 攻:治。中医学名词,①本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疾病。
②比喻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特点、弊病反对不良事物,或利用一种坏东西抵制另一种坏东西。也是用对方的利害方法来压制对方。
以毒攻毒,汉语成语,拼音是yǐ dú gōng dú,指用有毒的药物来治疗因毒而起的疾病,后用于实际生活,指利用某一种有坏处的事物来抵制另一种有坏处的事物。
出自明·陶宗仪《辍耕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