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伯见北海若”的故事大致是讲,当秋天来临时,水流汇集到一处,河流变得更加宽阔,河中的神灵河伯开始自大起来,觉得自己伟大至极,无与伦比。可是,当他顺流而下,到达北海时,面对无边无际、烟波浩淼的大海,河伯惘然若失。这时,北海神灵北海若说:“我和你比较起来,的确大得无可比拟,但若和无限的宇宙比起来,我就像大山中的小石子、小树苗。
乍一看,我们从读者的角度认为庄子是想告诉我们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山还比一山高,不要因为取得的一点点小成就而止步于此,并骄傲自满。这是我们从客观角度上去解读的结果,当然,从第一感觉得到的寓意往往也是作者想要直观告诉我们的道理。
庄子通过河伯即代表庄子思想的对立面,与北海若即代表庄子思想,这两个虚构人物的对话展开说理,意在阐明,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非常有限的。人的认识既然是有限的,就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自足,而应保持虚心的态度,不断开阔眼界,不断学习。
北海若用自然的广大、宇宙的无穷来开导河伯,让他开阔眼界,不敢自满。与宇宙相比,北海若也微不足道,所以自己也不敢自满。庄子以此来比喻,果真印证了王蒙对其的评价,庄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把非常深邃的思想变成了文学,变成了艺术,变成了神话、寓言、故事、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