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黄鹤楼的赏析(《黄鹤楼》的全文及其赏析)

黄鹤楼的赏析(《黄鹤楼》的全文及其赏析)

更新时间:2025-07-12 17:00:25

黄鹤楼的赏析

赏析: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赏,认为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

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俯瞰的美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的是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

诗虽然不协律,但音节清晰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瑰宝。

仙人乘鹤,杳然已去,再也不会回来,仙去楼空,唯留天际白云,千载悠悠。这里既含有岁月不复存在、天地辽阔的感慨,又隐约露出黄鹤楼莽苍的气象和凌空欲飞、高耸入云的英勇姿态,而仙人跨鹤的美丽传说,更给黄鹤楼增添了神奇迷人的色彩,令人深思。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从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又突然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看到的东西,由写虚幻的传说变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在晴朗的天空中,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郁郁葱葱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旷、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做出了铺垫。

"诗句"芳草萋萋"借此而引出结尾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诗意。末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将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的的境界。

诗作以一“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上黄鹤楼的心情,表达了他挥之不去的乡愁。尾联情景交融,弥漫在长江中的浩瀚烟波,是诗人乡愁的表达,不断加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缠绵的乡愁。

1.《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2.此诗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作,诗人描写了登上黄鹤楼所望见的美好景色,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和思念家乡的愁绪。

3.这首诗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的格局,虚中有实,抚今追音,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回到现实情境,又仿佛黄鹤从天而降一样,神秘莫测。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颔联写登楼所见之景,诗人也从怀古之思回到现实中来。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鲜明。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路,富于音乐美。尾联以抒情作结:诗人观赏佳境,吊古伤今,思绪绵绵,不觉已是傍晚,烟雾升腾,江面一片凄迷。漂泊异乡的人,见此情此景,不禁惹动满怀愁绪。全诗景象前后三变,先是神异渺茫,接下来明丽如画,最后归于朦胧凄迷,风貌有别,诗意也生波澜。

更多栏目